《三體》的橫空出世,讓中國科幻文學在近兩年備受矚目。然而一旦提及這一領域,仍離不開劉慈欣、韓鬆、王晉康這幾個領銜中國科幻十幾年的名字,無疑令人感覺停滯不前。物理學家李淼最近就在微博上表示,年輕人說起中國科幻都隻看過劉慈欣的作品,“實在不是好事”。中國科幻要展現出新的活力,顯然需要新一代有實力的作家。
有意思的是,當列數科幻新生代作家名單時,會發現近年來嶄露鋒芒的青年作家中,陳奕潞、陳楸帆、寶樹和飛氘四人都簽在了郭敬明旗下。陳楸帆和陳奕潞分別是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銀獎得主,而陳楸帆的新作《荒潮》今年一推出,即受到劉慈欣不吝稱贊:“實屬近年來科幻的巔峰之作”。寶樹因為寫了《三體》同人小說《三體X:觀想之宙》以及《古老的地球之歌》而成名。已發表過幾十萬字小說的飛氘也以風格清新獨特而著稱。四位青年作家堪稱科幻新生代最具實力的代表人物,齊齊簽約善於商業運作、在青少年閱讀市場擁有號召力的郭敬明旗下,將意味著什麼呢?
郭敬明:欲打造科幻出版影視產業鏈
一向商業觸角敏銳的郭敬明毫不掩飾自己進軍科幻市場、打造科幻出版影視產業鏈的想法:“國內目前的科幻文學創作有了很大的進步,閱讀群體在不斷擴大,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已經開始起步,並且以較快的速度向西方發達國家水平靠攏。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的電影鮮有科幻題材。國內觀眾對科幻需求巨大,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為何舉步維艱?這不僅僅是電影界的事情,身為創作上游的出版界也應有相應的責任。”
郭敬明認為,中國人不是做不好科幻,而是欠缺方法,而且國內對於科幻創作的重視度不夠。他簽約陳楸帆等四人,不僅是看中他們的實力,也是有意識積累科幻作家資源,挖掘推廣國內優秀原創科幻作家的作品。他斷言:“他們可以寫出國內讀者和導演接受並能夠完成拍攝的優秀劇本,將成為未來中國科幻題材的一流編劇,作品內核遠比技術重要。”
簽約者:郭敬明有最好的推廣平台
眾所周知,郭敬明旗下一眾作家多以青春、校園題材的小說走紅,很多人對其團隊的作品大多停留在少男少女言情的印象上。緣何幾位“高學歷”的科幻作家願意與之簽約?
最世文化的編輯痕痕告訴記者:“與科幻作家聊簽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具有高學歷,有超強的邏輯思考能力,所以對於合約的細節、概念以及公司實際上能為他們提供的東西,都有相當精確和慎重的考慮。”她頗為自信地說:“我們有不斷創新的精神,有不斷開發新產品的實力,公司旗下有《最小說》、《文藝風象》、《文藝風賞》、《最漫畫》四本刊物,以及《ink》、《silence》等豐富多樣的選題書,提供給作者足夠寬廣的發表平台,讓他們的作品被更多新的讀者看到。我認為,他們正是因為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對圖書市場有清晰的認知,才會和公司的理念不謀而合,讓最世文化為他們全面護航。”
陳楸帆坦承最世文化超高人氣的讀者群和對作者作品的包裝能力、平台運作能力正是他簽約的原因:“郭敬明是這個時代非常厲害的文化推手。”《荒潮》出版時,郭敬明親自作序向讀者推廣。寶樹和飛氘也同樣為郭敬明團隊背后龐大的讀者群所吸引,寶樹即將出版的長篇《虛空記》,最世文化承諾數萬冊起印——這顯然是其他出版機構暫時無法做到的。
新生代:創作上優缺點同樣突出
郭敬明高調進入科幻文學領地,讓一向缺乏主流發布平台、創作難以獲得足夠重視的中國科幻新生代有了新的陣地,我們目前還很難斷言這會對中國科幻的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但是顯然,這標志新生代與劉慈欣、韓鬆等上一輩作家有著更多的不同。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楸帆清醒地談到新生代作家的特點:“這群作家年齡在20歲至40歲的區間,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豐富的大城市生活經驗,對ACG(動畫、漫畫、游戲)有深入接觸,常年的互聯網重度依賴。這就造成這一代科幻作家在寫作上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優點在於視野開闊,思想沒有束縛,善於運用碎片化的信息,營造視覺化的場景﹔缺點是過分宅化,缺乏接地氣的生活觀察和社會經驗,過分依賴ACG的元素和感覺,文字缺乏個性,寫作有浮躁感。”
對於新生代是否能接棒劉慈欣的問題,他答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劉慈欣也不是一天煉成的。目前談接班為時過早,年輕一代作者要經得起寂寞,才能受得起榮耀。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的經典,盡管它們看起來很可能從形式到內容都截然不同,因為時代在變,讀者在變,科幻也在變。我絲毫不懷疑中國科幻會繼續發展,只是需要大家更多的投入和更長的耐心,無論是作者、出版商、讀者還是評論界。”文/本報記者 劉淨植
制圖/路虓輝
類型小說的門類
武俠小說
武俠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類型小說。講其歷史通常要上溯到《史記》的《刺客列傳》和《游俠列傳》,清代至民國武俠小說很興盛,有《三俠五義》、《臥虎藏龍》、《蜀山劍俠傳》等名作。“新武俠小說”則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的作品為代表。當代大陸寫武俠比較有名的如步非煙、平平凡凡、鳳歌等,但影響力都無法與金庸比肩。
偵探小說
又稱推理小說。著名神探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克裡斯蒂的“波洛”和“馬普爾小姐”,另外日本從鬆本清張、夏樹靜子到當代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也都有大量別具一格的名作。至於中國,偵探小說尚顯薄弱,幾乎沒有超出愛好者的圈子,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作家和作品。
科幻小說
這類小說的文學想象中要有“科學”含量,尤其是“硬科幻”,要以對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理解為基礎。西方的科幻經典有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等。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因為劉慈欣和《三體》系列的出現足可以揚眉吐氣,此外王晉康、韓鬆等作家也有比較成熟的個人風格。
言情小說
這類小說顧名思義是以愛情為主題的,讀者中女性居多。八九十年代瓊瑤、亦舒等港台作家統率大陸市場,2000年后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而大為不同。如今有名的言情作家包括匪我思存、桐華、明曉溪、辛夷塢等。
奇幻小說
這類小說中常有惡魔、精靈、先知、魔法、龍等非現實因素,可以在神話傳說中找到其源頭。西方的奇幻經典包括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C.S.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系列、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等。中國奇幻作品包括蕭鼎的《誅仙》、江南的《九州·縹緲錄》等。
恐怖小說
以恐怖情節為主、意圖帶給讀者恐怖感的小說,又稱驚悚小說。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恐怖小說的鼻祖,當代最著名的恐怖小說家是美國的斯蒂芬·金,著有《閃靈》、《厄兆》等。恐怖小說在中國網絡文學中較為發達,有名的作者有蔡駿、周德東等人。盜墓小說被認為是恐怖小說的分支,《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小說非常暢銷。
青春小說
這是個概念模糊的類型,最大的特點就是描寫青少年成長故事,大多與校園生活相關。韓寒和郭敬明被認為是中國青春文學的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品有韓寒《三重門》、郭敬明《小時代》、冷眼看客《向天真的女生投降》、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時右逝《如果·宅》等。
穿越小說
穿越時空小說的簡稱。主人公由於某種原因從其原本生活的年代離開,到了另一個時代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穿越小說是馬克·吐溫的《康州美國佬在亞瑟王朝》。其實穿越愛情小說的鼻祖在中國,唐傳奇中的穿越故事比比皆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穿越小說是李碧華的《秦俑》、黃易的《尋秦記》。如今網絡間流行的穿越小說,主角多為女性,主線多為情愛,如桐華的《步步驚心》等。
職場小說
顧名思義,此類小說多為職場實戰或職場體驗作品。以講故事的形式,或描述職場定位的把握,職場技能的錘煉,分享關於升遷加薪、職場潛規則、職業規劃的知識。在中國,職場小說多以500強、外企為背景,著名的作品有《圈子圈套》、《浮沉》、《杜拉拉升職記》等。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