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流瀲紫繼《后宮·甄嬛傳》后又一部宮斗大劇。作者說此次創作“無關成功,無關真愛,希望烏拉那拉氏的血脈延續下去”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當我終於明白,人世間的男歡女愛、榮華權勢終究不過浮華浪蕩一場,生命的最末,到底是無塵無埃的明鏡台時,我的人生,已經完結了……”
近日,由《后宮·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創作的小說《后宮·如懿傳3》正式上市,而這段文字來自於此書。
據了解,新書裡延續了《甄嬛傳》的懸念重生與步步驚心,書中的年代背景是乾隆即位,甄嬛成為皇太后之后,乾隆后宮嬪妃青櫻(如懿)、高晞月以及富察氏皇后之間的明爭暗斗。出身高貴、受盡恩寵的青櫻,因為姑母景仁宮皇后的連累,在新帝登基后,隻得了嫻妃的位分,偏居延禧宮。同是側福晉、出身不如她的高晞月卻成了慧貴妃,一時風光無限。各嬪妃的權謀爭斗、欺壓,讓青櫻受盡委屈,如懿在后宮步履蹣跚、起起落落……
“《如懿傳》以真實的歷史背景為依托,不同於架空時代的天馬行空,創作時會有戴著鐐銬跳舞之感,相信會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流瀲紫說乾隆自詡為“十全老人”,一生風流倜儻,嬪妃眾多,但細觀他的婚姻生活,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早亡,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在陪同其南巡途中與其決裂,成為清代歷史上下場最為悲慘的廢后,而兩人決裂的原因是一大謎團,這也給了她極大的創作空間。
新書緣起蔡少芬
談起新書的緣起,流瀲紫說因為《甄嬛傳》在橫店拍攝時她去探班。恰好遇見甄嬛去探望深陷於絕望的烏拉那拉氏皇后那場戲,“蔡少芬演繹出的那種被深愛的人厭棄至死的絕望,深深打動了我。於是想寫一個故事,希望將烏拉那拉氏的血脈延續下去,希望還由我喜歡的蔡少芬來主演,繼續下一代的悲歡離合。”
“於是想寫一個故事,無關成功,無關真愛,而是一個人在末路窮途上煢煢獨行,以為走得更遠更好,卻不知早已走到無路可走的地步,就此墜落。也因太多的故事寫勵志寫奮斗,我隻中意於無奈和哀傷的故事,希望烏拉那拉氏的血脈延續下去,至少可以懷著一點綺想。”
流瀲紫說與《甄嬛傳》相比,新小說的時代背景和主要人物有一定連續性,但小說裡的情節和人物性格設定並不存在延續性。比起《甄嬛傳》,她認為《如懿傳》的視角更廣闊,人物更豐滿立體,將會是一幅后宮群像圖。流瀲紫說,孫儷扮演的甄嬛表現驚人,演出了小說原型的神韻,特別是很好地演繹了回宮復仇時期甄嬛的絕望和狠毒。但如果能讓蔡少芬延續烏拉那拉氏的血脈,演繹烏拉那拉氏如懿的一生,是最好不過的。
為寫《如懿傳》而流產
《后宮·甄嬛傳》大獲成功后,流瀲紫的人生發生了巨變,她變得格外地忙碌,頻繁地奔波於各地的宣傳活動,顛簸和辛勞已成為她生活中的常態。同時,她開始抓緊一切時間伏案編寫《后宮·如懿傳》,而那時的她,已懷著身孕,作為一名准媽媽的她還曾幸福地寫道:“我的‘柒柒寶貝’很乖,一切安好。”
“寫《如懿傳》時,有過一段時間,很快速地寫著,終日終夜,不能放下思路,以致夢裡,都是朦朧昏黃的影子,浮影飄緲,香煙細細,那是舊式的宮廷,浮華綺麗之下,沒有一點真心的快樂,唯余悲愴。之后便覺得乏力,大概也是因為身體的緣故,再吃不消以前那樣飛快下筆的時候,也沒有精力,所以,《如懿傳》會是一個慢慢寫來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夠,斟一盞清茶,坐在落雨的檐下,慢慢讀來,細細品味。”
試圖在《后宮·甄嬛傳》之后的努力蛻變,以期進行自我超越的阿紫卻在新書《如懿傳》的創作過程中流產了。阿紫表示,謹以此書紀念未能出世的孩子。——“本想將此書出版作為獻給柒柒來到這個世界的禮物,而即將出版之前,柒柒卻‘爽約’了,痛心之余,也謹以此書作為對柒柒的紀念。”
“宮斗”與現實生活無關
作為《后宮·甄嬛傳》的續篇,《后宮·如懿傳》所描寫的還是妃嬪之間的明爭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
不少網友也對能構造如此暗黑后宮爭斗的作者大生敬畏之情,“很多人說,能寫出那麼多勾心斗角故事的女人,該得多可怕啊!”事實上,流瀲紫卻是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個什麼瑣事都要老公幫忙搞定的“嬌妻”,“我生活中的主旋律是寫字和教學,除了偶爾旅行,更喜歡宅在家裡,不愛出門。感情和家庭也不過是平凡小女人的路數,還算順遂。我的工作性質很單純,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甄嬛傳》剛紅的時候,也在學校廣播裡播出過,大家還不知道那就是我寫的。如今我因為身體原因休假了一段時間,學生和家長都催我早點回去上課”。
相較動輒你死我活的“宮斗”世界,流瀲紫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則多是善意和保護:“我沒有升職壓力,因為純粹喜歡這個工作,隻想安心做個小老師就好了。所以職場情場都不必用上三十六計,大家想象中的狠毒的我,也算是對我虛構能力的肯定了。”
延伸
如懿的歷史原型烏拉那拉氏
據悉,《后宮·如懿傳》中如懿這個角色有真實的歷史原型——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歷史上的烏拉那拉氏,在乾隆未登基前便是乾隆的側福晉。
烏拉那拉氏深得皇帝寵愛,乾隆登基后,封為嫻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后,她由貴妃晉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事,再被冊為皇后。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剛過48歲生日,就出了問題。
蔡東藩在《清史演義》中,寫了“游江南中宮截發”回目。小說中寫乾隆在和珅陪伴下游金陵秦淮河,登舟游幸,感嘆:“北地胭脂,究不及南朝金粉!”乾隆同和珅在舟中,擁妓酣飲,色迷心醉。后被皇后發現,二人發生口角,“皇后氣憤不過,竟把萬縷青絲,一齊剪下”。就是說,皇后勸阻皇帝不要出去尋歡作樂,因而惹惱了乾隆皇帝。這種說法可能出自想像,但皇后惹惱了皇帝是肯定的。從此皇后烏拉那拉氏就被打入冷宮。若不是眾位大臣苦勸,乾隆皇帝就會重演當年他的曾祖父順治皇帝廢掉皇后的故事。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皇后烏拉那拉氏終於在冷宮中走完了49歲的人生之路。記者陳磊整理
來源:東南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