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產性保護中的非遺:“中國式保護”進行時--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深聚焦)  

聚焦生產性保護中的非遺:“中國式保護”進行時

本報記者  劉  陽

2013年07月04日08:51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夏麗雲向她的員工演示滿族刺繡技藝。 
  資料圖片

  哈亦琦在自己的風箏工作室。
  資料圖片

  觀看視頻,請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不久前閉幕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全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保護成果展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和亮點。

  從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至今,全世界153個《公約》締約國紛紛在保護本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10年來,中國對10個門類的非遺項目分別實施了搶救性保護、原生態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等策略。其中,由中國獨立提出和實施的生產性保護的理念和做法尤其引人矚目。

  目前,國家已經命名了4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帶動下,一些非遺項目的產品開始真正走向國內外主流市場,這些項目在市場中進行自我塑造和自我更新的同時,也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生動的形式走進了無數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

  本屆成都非遺節期間,記者採訪了部分參加生產性保護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有意思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僅是享有聲譽的代表性傳承人,也是以非遺項目為核心業務的企業老板。他們所投身的非遺項目成就了他們自身,反過來,他們也在企業的經營中推動了非遺項目的傳承和整個社會的發展。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方法的擲地有聲,這或許將對全世界的非遺保護工作帶來重要的啟示。

               

  錦州滿族刺繡:

  一針一線裡的白山黑水

  17年前,下崗女工夏麗雲走出國營服裝廠的車間,那時的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幾年后她將作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錦州滿族刺繡唯一的代表性傳承人,在奧運會、世博會的平台上,代表滿族人、代表中國人,向世界展示一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

  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全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保護成果展上,夏麗雲站在自己的展台前,向來參觀的人們介紹自己的作品。“牆上挂的是轎帘,旁邊是桌帘、鏡帘,這底下擺的是枕頭帘子。滿族刺繡特別講究實用,繡品都是日常生活裡用得上的物件。過去滿族婦女出嫁時都要看看繡品做得好不好,一個女人的聰明賢惠全在這一針一線裡。”

  夏麗雲出生在遼寧錦州市的一個滿族家庭。跟著奶奶和母親學做女紅,曾經是她兒時最大的樂趣。這樣的成長經歷,在她的心裡撒下了民族文化的種子,以至於多年后,當來自北京的民俗藝術專家問她繡品上極具民族特色的圖案創意從何而來時,夏麗雲隻好誠實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從哪來的,打小看著奶奶和媽媽就是這樣繡的。”

  錦州滿族刺繡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這個項目立項之前,夏麗雲卻並不覺得自己的刺繡有什麼不一般。“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在全球范圍內的確立和普及,始於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而夏麗雲針線中的刺繡傳統,已經在白駒過隙中庚續了上百年。

  “1996年我從國營服裝公司下崗,在城裡租了個門面賣自己刺繡的服裝,當時沒什麼想法,就是愛好刺繡,賣手藝討生活。后來市裡的領導和專家看了,就跟我說這是傳統的滿族刺繡,應該保護起來,我才知道自己不僅是在刺繡,更是在傳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夏麗雲說。

  與湘繡、蜀繡、蘇繡等名繡相比,滿族刺繡有它自己的特色——色彩艷麗飽滿,圖案多以自然界的動植物為主。“滿族過去是游牧民族,喜歡濃郁的色彩,也崇拜自然萬物,這些特點都體現在繡品裡。”夏麗雲指著展台上的繡品說,“你看這幔帳上的白菜,代表的就是‘百財’﹔白菜裡的石榴,代表的是多子多福……每一件滿族刺繡的繡品都寄托了滿族婦女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在刺繡方法上,滿族刺繡講究單向短線的針法,要求繡品的邊際齊如刀切,繡面平如鏡面,圖案整體突出,形成浮雕效果。“繡花疑花香,繡鳥疑鳥鳴,繡虎疑虎躍,繡人呼之出,講的就是滿族刺繡作品的惟妙惟肖。”夏麗雲說。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夏麗雲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祥雲小屋”裡展示了自己的刺繡作品,受到了各國游人的歡迎。“當時活動的規定是繡品隻能展示不能交易,但很多外國游客都非常想把繡品買回去,這讓我發現原來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產品在世界上有這麼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奧運會回到家鄉,夏麗雲開始籌備創建自己的公司,希望以產業化的方式帶動滿族刺繡的傳承和發展。2010年,夏麗雲一手創建的錦州市夏氏滿族工藝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夏麗雲始終堅持手把手帶徒弟。迄今為止,她的公司已經達到擁有200多位員工的規模,而她帶過的1000多名學徒中,更多的人走向省外,憑借一手好手藝實現了就業,有的甚至也像她一樣,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發展起自己的事業。

  公司也陸續承接了國內外服裝公司的加工訂單,但夏麗雲卻並未就此對滿族刺繡的前景充滿樂觀。“雖然我們接的訂單不少,但利潤卻很低,我們賣的只是工藝,不是藝術。”她認為,利潤低、經濟回報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徒們學習技藝的熱情。“生產性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隻有能給學徒帶來更好的收益,才能讓更多人願意去傳承它。所以,如何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在傳承中進行創新,進而推動滿族刺繡進行更好的產業化發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哈氏風箏:

  放飛藍天的文化記憶

  如果說放風箏是一門學問,做風箏則是一門藝術。

  清末孫殿起在《琉璃廠小志》裡寫道:“哈記風箏在琉璃廠中間路北仁威觀。按:近數十年,以哈記制售風箏為最著。”

  孫殿起筆下的“哈記風箏”已經走過了170余年的光陰,是中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風箏。2006年,“哈記風箏”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正式命名為“哈氏風箏”。

  哈亦琦是哈氏風箏的第四代傳人。談起家族制作風箏的歷史,他滔滔不絕:“我們家從我曾祖父那輩兒就開始制作風箏,一直到我祖父和我父親這輩兒,制作和銷售風箏都是全家的生活來源。到我這輩兒,做風箏就不再完全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傳承和發展這門藝術。”

  風箏,風箏,飛不起來便不成其為風箏。哈氏風箏在京城的好名聲,自然首先勝在好的放飛性能。“不同的風箏適應不同的風力,這裡邊兒有空氣動力學的學問。所有的風箏裡,隻有哈氏風箏是按照適風性能給風箏分類的,不同的類型用不同的材料,這裡頭大有講究。”

  單單飛得好,也稱不上什麼絕活兒。好的風箏,造型色彩裡承載著幾代人審美趣味的沿革與嬗變。“風箏剛開始起源的時候是原生態的,很粗獷。后來慢慢的,民間和宮廷風格的分野在它的造型和色彩上體現出來,有人想要畫龍,有人想要繪鳳,有人就要討個吉祥的好彩頭……所以說風箏是一門藝術,裡邊兒繪盡了人生百態。”

  哈亦琦在風箏世家裡長大,但青年時期的他卻並沒有因此沿襲家業,相反,1971年,17歲的哈亦琦選擇將西方油畫作為自己的專業,而且一學就是8年。

  直到學習油畫的第六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哈亦琦隨手做了兩隻風箏工藝品送給朋友,這也激發了他對做風箏的興趣。由此,他開始正式向父親學習這門家族手藝。

  “從這開始,我對風箏的熱情真正是一發不可收拾!我打小就看著父親做風箏,他削竹子的方法、糊絹紙的動作,早就印在我腦子裡了。這是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當他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間幾輩人積攢的經驗在一瞬間都告訴我時,我馬上就領會了其中的機巧。什麼是傳承?這就是傳承!”哈亦琦說。

  西方繪畫的基礎和日益開放的社會環境,為哈亦琦開拓視野進而推動哈氏風箏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基礎。上世紀80年代初,他設計制作了大量新型風箏作品。這些作品力圖追求風箏的外形和骨架結構的變化,打破了傳統哈氏風箏固有的骨架造型,繪畫也多採用西方風箏色塊填涂的手法。

  “父親第一次看見我做的這些新型風箏,氣得3天沒跟我說話。他認為我做的不是家族傳統的東西,怕我走歪了,其實我是想體會一下風箏結構的變化會在起飛時給它帶來什麼影響。也正是那段時間試驗積累的經驗,讓我在反過頭來尋找傳統哈氏風箏與現代藝術的結合時,容易了很多。”哈亦琦說。

  1994年,已經在北京風箏藝術公司工作15年的哈亦琦“下海”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在自己的公司裡,他一邊帶徒弟傳手藝,一邊研發新的風箏產品。在他的產品系列裡,既有傳統的用於飛行的風箏,也有嵌在鏡框裡的風箏工藝品。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歡迎,而且在許多工藝品大賽中獲得重要獎項,有的甚至被一些國家元首和世界著名博物館收藏。

  最近幾年,哈亦琦一邊繼續致力於研發更多的風箏衍生品,一邊靜下心來繪制哈氏風箏畫譜。“開發衍生品,是為了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繪制畫譜,則是為這門藝術的傳承留下更多的資料和記憶。這是哈氏風箏留給后人的符號,我希望很多年后它仍然能被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04日 17 版)

(責編: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