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王潮歌談"印象馬六甲":登世界舞台講述中國故事

2013年11月17日1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王潮歌談"印象馬六甲":登世界舞台講述中國故事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王潮歌談“印象馬六甲”:登上世界舞台講述中國故事

  中新社記者 應妮

  從2004年的《印象劉三姐》肇始,到2014年整整10年,“印象”系列演出也將迎來第十部創作《印象馬六甲》。這部最新作品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首次走出國門,去世界上講述中國故事。總導演王潮歌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感嘆,“一個鄰邦邀請你的品牌、你們的藝術家到他們的土地上,講述我們在一起的故事,這件事情有多了不起?!”

  作為一座有著豐富文化遺產的歷史古城,馬六甲於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馬六甲跟中國的淵源特別長,鄭和7次下西洋有5次在這裡靠岸,這個城市裡能看到非常多的華人痕跡。

  王潮歌說,當我一點點撥開歷史的塵埃,一點點深入看下去的時候,有一種特別巨大的感動,我看到人和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共通共融。在一個天地中,同在一片土地上生存,“當地人的和諧包容,不禁讓人追問,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民族?不是中國人或者馬來人有多了不起,而是他們在融合之后一起安樂生活了幾百年”。而她對當地華裔保有豐富的中華文化傳統贊不絕口,“我上次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元宵節,路上人潮涌動,舞獅看燈放煙花,就是一個地道的中國節﹔而我們中國人自己過元宵節又是如何呢?”

  對於“印象”首個走出國門的項目,她坦言不敢有絲毫懈怠,更讓她難忘的是今年10月4日在中國-馬來西亞經濟峰會上,中馬兩國元首作為見証人,見証了這次峰會上唯一文化產業合作項目的簽約。

  最讓她自豪的是,《印象馬六甲》是對方來邀請她做的,“被邀請走出去,這是我理想的狀態,不是到那裡演一場就撤回來,也不是隻給當地的華人看,是他們認認真真花大價錢買中國的藝術品牌,請中國的藝術家到那裡做個演出。一個你的鄰邦邀請你的品牌、你們的藝術家到他們的土地上講我們在一起的故事,這件事情有多了不起?!”

  在她看來,文化產品的價值並不僅僅說一部電影的票房怎麼樣,一個演出怎麼樣,一幅畫賣得好不好,而是歸結到中國希望向世界傳達什麼,慢慢的要在文化產品裡放入中國人的文化內涵、中國人的價值觀。

  2004年《印象劉三姐》上演,世界旅游組織官員看過演出后如此評價:“從地球上任何地方買張機票來看都值得。”演出所帶動的經濟效益更讓一些人看到了潛力。2005年,王潮歌他們獲得多家風投公司的青睞,成立了觀印象公司。之后的《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和《印象武隆》相繼誕生。“印象”成為一個文化系列,更發展成一種商業模式。

  《印象馬六甲》將是“印象”系列演出的第十部作品。“‘印象’從一到十,在做第一個‘劉三姐’的時候很多人說不知什麼東西,怎麼沒有劇情、沒有主持人也沒有歌星大腕,怎麼還讓老漁民劃船也做了表演,但是今天沒人說這個話了,我滿意我作品的每一分鐘每一秒。我覺得我每一部都優秀,因為我每一部都了不起,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記者眼中的王潮歌心直口快、潑辣干脆。干活從不惜力,性情也從不掩飾,“正在排戲中的導演,和正在發作中的瘋魔差不多!”她在微信朋友圈裡這樣調侃自己。從10月下旬到現在,王潮歌一直處於連軸轉的狀態中:《印象普陀》和《印象大紅袍》的改版,所有排練都在夜間進行,晝夜溫差讓團隊成員接二連三倒下﹔即使咽炎再犯,不能多說話的醫囑也早被王潮歌丟到腦后。“我能走到今天必定有我的道理。我不躲,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永不躲閃。”王潮歌這樣評價自己。

  據介紹,《印象馬六甲》演出地點設定在馬六甲雙島城,投資總額預計約馬幣2億元(約4億元人民幣),並將於2014年中馬建交40周年的年底公演。(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