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劇《越獄》在國內大熱,字幕組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
近日,一自學六門外語的“大神級”男青年小劉,因在網上低價銷售其自己翻譯的國外電影刻錄盤,被法院判刑。此案將“字幕組”這個低調而神秘的群體拉到台前。
他們究竟是不計報酬致力於文化傳播的志願者,還是偷盜國外優秀文化作品四處傳播的版權侵犯者?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的當下,字幕組又該何去何從?
2006年,伴隨著美劇《越獄》在國內大熱,各種字幕組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此后,越來越多的歐美影視作品通過字幕組的漢化進入國內,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追劇熱潮。
字幕組在廣大網民心目中是無私奉獻的英雄,現實生活中卻一直被版權問題困擾著。
多數字幕組成員都認為,隻要堅持公益原則,不從中獲利,就不會有法律上的麻煩。
法律界普遍認為,字幕組如果沒有獲得版權方的授權,公開分享影片內容的行為很難引用《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作為免責的理由,尤其是一些影片中還有字幕組添加的廣告,這無疑構成了侵權行為。但是從商業實踐看,版權方基本把精力放在打擊片源的盜版上,對字幕的盜版行為則容忍度較高。
隨著我國打擊網絡盜版力度的加大和正版視頻網站的崛起,如今的字幕組已過了巔峰期。
近年來,樂視網、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大量購買國外影視作品的版權,這些正規軍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視頻資源,為火爆多年的字幕組降溫,同時也在收編著非正規軍的字幕組人員。
但是,也有不少網民舍不得這些可愛的字幕組“轉正”,“那些讓人笑噴的‘神字幕’,已經成為網絡追劇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一旦回歸了正統,這些樂趣恐怕也將不復存在。”一資深美劇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