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生成器是怎樣的“神器”
代寫書信早已成為歷史,但大數據時代卻造就了這一“老活兒”的現代“翻版”:網絡生成器。網絡生成器早已在互聯網流行,而最近它能夠吸引更多眼球是因為一個名為“怎樣快速寫出一首汪峰老師風格的歌曲”的帖子。
從情書到檢討、申請書,還有小說,這個“偷懶神器”都能代勞。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的生活還剩下多少真情實感?
一鍵生成“汪峰式名曲”
如果失戀了,想寫段矯情的文字給那個或愛或恨的人,再也不必勞心費神。上網打開一款情書生成器,在緣由中輸入“失戀”兩字,一篇千字左右的“訣別書”就算搞定了。文中類似“這一程情深緣淺,在落淚之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之類的華麗辭藻比比皆是。
網絡生成器早已在互聯網流行,而它最近能夠吸引更多眼球只是因為一個名為“怎樣快速寫出一首汪峰老師風格的歌曲”的帖子。有網友從最近總是處於新聞之中,卻“就是上不了頭條”的歌星汪峰的一百多首歌曲中,選出頻率最高的詞匯“生命、迷惘、堅強”等編碼,隨機“生成”一段歌詞,在網上廣為流傳。
熱帖的流行讓人們“聞”到其背后數據分析的味道。網絡生成器就是利用數據分析技術的“聰明的發明”,被戲稱為“偷懶神器”,多種多樣,有檢討書生成器、小說生成器,甚至還可生成入黨申請書。
有需求的人隻要在“入黨申請書生成器”裡輸入姓名、單位、職務和年齡,幾秒的功夫,一篇行文通順的申請書便出來了。而這款軟件剛一推出,就因為頗具實用性成為明星產品。不少網友評論它“讓沒寫入黨申請書的同學欣喜若狂,讓寫過申請書的同學扼腕痛哭”。
生成器寫的檢討書也像模像樣,“我這次犯錯誤,自己十分懊悔,耽誤了學習。而且我這種行為也給學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
“小說生成器”自動寫小說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寫手文章更新數量多,速度快,出於這種壓力,小說生成器成了他們的“另一隻手”。
“有時候一些門派名字實在想不出來,我就會隨機生成一個看看,很方便。”武俠寫手小玉說,她每天需要更新5000字以上的文章,而軟件生成的像“千仞庵”“梁塵堡”之類的門派名稱能刺激她產生靈感。
最近寫手塘曹正寫一部穿越小說,現代人部分他很了解,但古人部分,尤其是古人的生活,他就一無所知了。可是塘曹毫不為此擔心,借助方興未艾的各色 “網絡小說生成器”,他隻要輸入筆下古代主人公是男是女,選擇性格和習氣,便能輕鬆獲得此人物的衣著描寫,甚至對話描寫。
記者找到一款此類軟件,注冊登錄后發現,軟件根據網絡小說的套路已經進行了細化處理,分為“對話描寫輔助”“仙俠功法生成器”“門派勢力生成器”等十幾個類別,進入每個類別隻要輸入相關要素,立刻產生相應文字,想要多少有多少,絕不雷同。
“網絡小說生成器”的一個提供商告訴記者,他們正根據網絡小說的特性研究制作更為復雜的生成器,“現在隻能生成局部的網絡小說片段,將來有可能寫手隻要輸入當天想更新的內容要素,電腦立刻就能產生一篇小說。”
業內人士指出,這類軟件的出現,體現數據分析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軟件依靠數據庫對相關的文章進行分析,根據出現頻率而對關鍵詞進行分類。”數據分析師劉碩說,模式化越嚴重的文本越容易被“生成”。
網文日趨模式化引憂慮
記者研究各色“網絡小說生成器”后發現,這些軟件制作原理其實就是將很多篇同類小說的共同特點抽離出來,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文字。換句話說,因為網絡小說有了很鮮明的套路,才會誕生這些生成器。“很多文學創作都是有規律可循,但如果規律鮮明到可以做出生成器,那說明這類文體模式化已經非常嚴重。”出版人李德明表示。
對於這些流行的“網絡生成器”,更多網友認為隻適合臨時湊數,並不能生成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精品。
目前對“網絡小說生成器”拍手叫好的聲音中,絕大多數是認為這些軟件是對寫手的一種拯救,寫手們終於可以不那麼疲憊地碼字了。另一種觀點則截然相反。一些讀者認為,既然網絡小說也是一種創作,那創作最忌諱的就是代筆,寫手公然“生成”網絡小說,那就是對付費讀者的欺騙,是自甘墮落的行為。
“生成器只是把一些出現頻率高的字湊在一起而已,文章缺乏意境,意思也不是很對。”在使用了“藏頭詩生成器”后,網友“探索星河彼岸”說。
社會學家認為,網絡生成器並不能生成人的真情實感,這一事物體現了科技的進步,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
“現在大家工作忙,生活壓力大,做事情都想要省時間,這些生成器的產生迎合了現代社會人的這種需求,但從生活的角度來看,編碼的程序化會造成人們個性、感情的退化。”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說。
苑廣闊:隻能培養懶漢妨礙創新
依靠網絡生成器“生產”出來的求職信,除了個別地方不同以外,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如果多數求職者都拿這樣的求職信去求職,既容易讓招聘者審美疲勞,感到厭煩,也埋沒了求職者鮮明的個性,埋沒他們身上容易吸引人,打動人的東西。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求職者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筆去寫一封求職信,寫出自己的特點、個性,那無疑更加容易獲得成功。
用網絡生成器生成情書也是一樣的道理。情書本來是最講究情感,最適合表達一個人內心感情與心聲的載體,但是依靠網絡生成器寫成的情書,除了華麗的辭藻,空洞的告白,就再也沒有什麼真情實意的東西在裡邊。這樣的感情,如何讓人相信,如何靠得住?一旦被識破,又如何贏得對方的“芳心”?
張魁興:玩玩還可以,千萬別當真
以現在的編程水平,編出一個會寫作的軟件絕不是難事。然而,計算機“寫”出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無法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相提並論。因為作家哪怕是三流作家創作的作品,也含有作家本人的價值觀。而寫作軟件“寫”出的作品,看著很像文學,其實都是編程員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即使有特點那也是編程員一個人的特點。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寫作軟件,和計算機的其他游戲沒有本質的區別。無論是寫作軟件,還是寫作軟件“寫”出的東西,一時玩玩還可以,千萬別當真,也當不得真。
(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