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405魔海尋蹤》海報
制作三年、南京本土3D動畫電影《魔海尋蹤》將於29日公映。昨日,該片在南京舉行首場看片會。《鄭和1405》集結魔幻、冒險、3D、海戰、穿越等元素,大部分觀眾表示,影片畫面豐富,場面壯闊,細節考究,3D效果國產動畫中也屬優秀。但電影中,“三寶太監”鄭和與青梅竹馬的公主有段感情,鄭和下西洋目的是為了送公主南下和親這些情節,令部分嚴謹的觀眾不滿:“編得太過了!”
質疑1 鄭和下西洋為“和親”,還與公主有段感情
3D動畫電影《鄭和1405》顧名思義,是講述明代宦官、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關於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專家眾說紛紜,比如宣揚大明威德、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發展海外貿易、企圖殖民海外等不一而足。不過《鄭和1405》給出了另外的說法,除了打擊海盜陳祖義,還要送玉雪公主到某南洋小國(加利國)去和親。
有觀眾看到這裡,坐不住了,“鄭和的歷史還是比較清楚的,打擊海盜雖不完全是目的,但確有其事。但和親這個事,真沒有啊!”在情感表達方面,《魔海尋蹤》也是與時俱進,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創新。鄭和在大眾心中一般都是比較嚴肅的形象,《魔海尋蹤》裡的鄭和則是一個更加立體的歷史人物,他不僅會偶爾賣萌,還有感情線。影片加入了鄭和與公主玉雪青梅竹馬,互生情愫的感情戲份。這讓嚴謹的觀眾有些受不了,“誰都知道鄭和是宦官,是太監,加入感情戲不是很可笑嗎,離譜點了吧?”不過,年輕一點的觀眾對這個設置並無不適,他們表示對鄭和並沒有太多了解,“感覺這個鄭和像韋小寶,掃蕩海盜,送公主和親,揚名立萬,這完全是把鄭和寫成韋小寶的節奏啊!”
回應:鄭和從小在宮中長大,認識公主合情理
對於觀眾的疑問,《鄭和1405》的出品人兼總導演朱義昌告訴記者,“鄭和10歲時被作為俘虜抓到南京,作為貢品送給朱棣,住在朱棣府,因聰明好學受到朱棣賞識,認識公主從情理上很正常的。”他表示,玉雪公主這個角色是虛構的,“兩人青梅竹馬,有感情很正常,公主喜歡他,但也明知兩人並不可能,電影中這種情感若有若無,並沒有刻意夸大。”而編劇韓素平說:“很多人都知道鄭和的身份是宦官。但是他身體上殘缺,心靈並不殘缺。我相信鄭和這一生一定有愛過人。他是一個非常優秀、很高尚的人,肯定也會有人傾慕他的。這一點沒有必要回避,愛是很美好的。”即便如此,歷史癖觀眾仍然不認可,“鄭和第一次航海是30多歲,要是跟公主青梅竹馬,這公主得有多老啊!”
朱導承認,設置這個情節也是為了“迎合當下”。“進影院的大多是年輕人,即便是南京觀眾,對鄭和也多是一知半解。想讓他們進影院看電影,我們加了點感情元素。”令人玩味的是,電影並沒有點出鄭和的“宦官”身份,甚至一點暗示都沒有。不過,觀眾雖覺不符歷史,但也表示理解,“要是我帶兒子來看鄭和,兒子問我什麼是太監,我怎麼回答他?不提倒也好。”
質疑2 “小伙伴”穿越見証鄭和戰海盜,有必要嗎?
《鄭和1405》開場不用字幕介紹故事背景,也不直接介紹鄭和其人,而是用了上半年流行的“穿越”。故事中,海洋學校的學生千浪和燕子在海中遭遇風浪沉入海底,發現了一個青花瓷“筆洗”,隨即金光一閃、時空穿越,筆洗中呈現了明代南京城全景,兩個小伙伴見証了鄭和航海的偉大盛事。有觀眾不太認同這種魔幻穿越,覺得這個手法雖然“現代”,但太不嚴肅,而且對劇情並無助益。“這對少男少女只是見証,並沒有參與或者進入鄭和1405年航海的世界,打海盜時他們也想幫忙,但鄭和似乎什麼也聽不到。”一位女學生笑稱,“這個筆洗有點像《哈利·波特》中的冥想盆,把頭伸進去,可以看到別人的世界,但隻能旁觀參與不了。”
回應:並非“跟風”,“筆洗”是重要道具
《鄭和1405》三年前就開始籌備,朱義昌透露,從一開始就定下了“筆洗”這個細節。“筆洗相當於大明陶瓷的名片,這個筆洗也是鄭和當時書寫《航海日志》時所用的筆洗,這個道具是純中國傳統的,不是好萊塢的。所以,通過這個穿越古今,見証歷史,非常有文化韻味,同時也優化了觀眾的觀影體驗,不致令電影太過嚴肅。”對此認可的觀眾表示,“穿越神器”非常有意思,功能上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但外觀又非常具有中華特色。
3年3000萬,劉歡張靚穎獻唱加分
《鄭和1405》3年才見天日,據介紹,出品方朱雀動畫邀請到了一流創作團隊,劇本初稿組織了包括蘇童、黃蓓佳、葉兆言等專家審讀,並從80后的年輕影視創作者中選擇讀者,閱讀劇本,聽取意見。劇本十易其稿,較充分地考慮到年輕觀眾的審美需求,也因此,出現了穿越和戀愛情節。
3000萬的制作費、3年時間在國產動畫中堪稱“高投入和慢活”,但朱義昌卻覺得這時間一點也不少,“日本和好萊塢的同行都覺得,3年3000萬完成到這個程度已經是不可思議,在日本或好萊塢,可能要花到2到5倍才能真正完成一部動畫巨制。”從《鄭和1405》的3D畫面也可以看到,技術團隊在海景、海船等場面戲下了功夫,既有海市蜃樓亦幻亦真,也有海底生物艷麗多彩,動作戲有元彪團隊加入,還用到了“動作捕捉術”。團隊很自信,電影在海景、海難、海戰戲方面能媲美《加勒比海盜》《少年派》《后天》《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等同類影片。不過,盡管有諸多努力,仍有觀眾覺得不過癮,“鄭和與海盜開戰,還沒怎麼打呢,鄭和就贏了!”“3D眼鏡戴不戴,好像差別不大”,“《少年派》海景很美,《鄭和》惡浪滔天,畫面偏暗,不太適合小小孩。”
《鄭和1405》主題曲由劉歡和張靚穎獻唱,張亞東作曲,《向海》《我去了》兩首歌給電影加分。尤其是后者,朱導演表示,這首歌寄托了創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記者 馬彧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