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張藝謀用八個字評價鞏俐:收放自如 張弛有度[圖]

2014年05月18日16:03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張藝謀談人生得失:性格決定我什麼都忍著(圖)

  張藝謀執導,鞏俐、陳道明主演的新片《歸來》正在全國熱映,日前張藝謀做客《楊瀾訪談錄》,敞開心扉,縱談近些年來事業與家庭的諸多困擾,以及經過這些事情后的人生得失。節目將於今晚在北京衛視播出。以下是訪談的部分內容摘錄。

  楊瀾對話張藝謀

  談鞏俐

  我們現在是哥們兒

  問:《歸來》中又看到了你和鞏俐的合作,你們倆也有過個人情感的經歷,你覺得你們倆現在的關系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有沒有某種超越?

  張藝謀:現在用俗話講就是成了哥們兒了,彼此非常知己知彼的好朋友。默契到都不用多說一個字。在《歸來》拍攝現場,很多人也好奇,拍攝現場導演沒怎麼跟鞏俐說,表演起來卻渾然天成,甚至她都知道我的鏡頭運用和怎麼樣去捕捉,這種默契是比較深層次的。

  問:從鞏俐之后,你選擇女演員的眼光就一直被業界稱道。如今回頭去看鞏俐,你覺得她身上獨一無二所具備的一些素質是什麼?

  張藝謀:我自己覺得評價她,八個字,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很平常的八個字,但是在表演上很難有人做到。鞏俐這樣的好演員,經過生活的歷練和沉澱之后,在這個年齡段,這八個字能做到。回頭看看好萊塢的好演員,均是如此,年輕時有可能是偶像派,差不多四五十歲時,個個都是好樣的。除了他們自身特點外,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對任何演員這八個字都是最高的評價。

  談國師

  我不喜歡這兩個字

  問: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各種社會化的角色被加在你的身上,有沒有受到了某種羈絆,或者說甚至會有被各種各樣的利益所綁架的感覺?

  張藝謀:會有。后來我看到大伙兒叫國師這倆字,我一直跟大伙兒解釋,說千萬別這樣,但是大伙兒不聽。

  問:你為什麼不喜歡這兩個字?你覺得這是害你了?

  張藝謀:對。你把一個人說那麼高,這就麻煩了,他當不起這個重任。其實我已經是一個很少有負擔的人了,坦率說,因為我過去的家庭出身和政治經歷,還有經過“文革”,我這種人能在電影界當一個導演都是奇跡。我現在所有的同齡人都已經是退休工人了,我原來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我的兩個弟弟都是退休的工人。多少年了,就我現在還在這兒拍著很有意思的電影,所以實際上我不敢奢望有更大的東西,我老說是時代給了我機遇,造就了我,所以我一直強調,我只是個普通導演,大家認為我可能是謙虛,其實我內心就是這種中國知識分子為人處世的方式。

  問:圓滑。

  張藝謀:我內心真是這麼想的。我不太拿姿勢,比如說大伙兒叫我一個名字,我覺得這名字很好,我擱上以后,我就開始做這個姿勢。但我都知道,很多事都是這樣,這個電影擱在別人拍都是好電影,擱到年輕導演拍那就是更好的電影,擱到我這兒那不成,咱得先批評,先找毛病,所以這樣的話就比較麻煩。

  談超生

  凡事忍著成了我的習慣

  問:這對你又有什麼樣的訓練呢?

  張藝謀:對我的訓練就是抗擊打。還加上自己心情越來越覺著電影其實是拍給心看的,你慢慢地真誠了,失多不愁,失多不痒,債多不愁,成了這樣的一個心態。比如說我在拍《歸來》的時候,正是無錫計生委找我的時候,到處給我發函。所以我的律師就一趟一趟地往劇組裡跑,陳道明和鞏俐看到就說,導演你就別讓他們來了。那時候鬧得沸沸揚揚,眾說紛紜,網上編了好多笑話。我問自己,那你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我媽。我媽八十多歲了,我平常跟她都是報喜不報憂,我印象很深,當時我把我媽從西安接到北京來了,一天吃中午飯,我媽問我那事怎麼樣了,我說沒事。她也不上網,沒有啥。正吃著飯呢,中央台新聞播了。電視關都來不及了。

  問:老太太看見了。

  張藝謀:你知道對我媽來說那就是中央了,對她們這一代人。這個新聞播的還挺長,還不是兩句話,底下打著標題,我腦子裡想,我怎麼跟我媽說,然后這個新聞完了,我還沒說呢,我媽過來拍拍我,說沒事,沒事。

  問:被放在“放大鏡”下,不斷接受檢驗,無論是人情的冷暖,還是媒體的毀譽,無論是曾經的稱兄道弟,然后結果可以反目成仇,可能都會讓你意識到生命中一些什麼東西是更真實和更可靠的,我看巴菲特說了一句話挺有意思,他說並不是因為我們年紀大了就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因為我們年紀大了以后其實就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所以這個年齡也是有幫助的,是不是?

  張藝謀:當然當然。我覺著我們人的感情,愛情、親情、友情,它們都不是一個固定值,它都在考驗你,這是我的看法,碰上事情就考驗你,平常嘴上說的都不算。所有的感情,碰上事情全看到。所以我是覺得那好,那我們經歷事情,其實也就在經歷這些感情的沉浮,我們最后都會獲得自己應該有願意去保持的那份情感。

  問:但是會不會這個過程也使你有機會其實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雖然我們吃五谷雜糧,都是凡夫俗子。

  張藝謀:對,我自己看自己其實一直很清楚,我這一點不是謙虛。我不是那種不自量力的人,我也沒有范進中舉的行為,你看我,也不是那種特別張揚的人,都不是。性格決定的,成長經歷決定的。我一直有自知之明。只是說,看清自己是一方面,看清自己之后,說心裡話,我有很多缺點。在生活中有很不完美的,欠缺的東西。對我來說,有時候你看我在藝術上很執著,但在很多方面,我很寬容,甚至放縱,就是特別湊合,特別好說話那種,所以其實我現在你要讓我說自己吧,我其實特別需要一個善待我的好環境,可能對我來說就舒服了,要不然環境不好,我特別能忍,還不願意跟別人說,我覺得跟別人說就是丟人,男人跟別人傾訴,過去那叫丟人,那叫沒出息,我就是這個習慣,打死也不說,自己忍著。什麼事情自己忍著,所以別人有時候不了解我。

  問:即使知道自己掉到套子裡頭了也不說?

  張藝謀:都忍著,就忍著,一直忍著,也不跟親近的人說,我就覺得你跟家裡講他擔心,跟朋友講我覺得是沒出息,所以我都是,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所以就變成這個環境如果稍微不是很順暢的話,我活得很扭曲,所以我自己很知道我這個缺點,我這個缺點就是大伙兒都好好的我可能就會好一點,簡單地說,就是性格中有這樣的一面,這一面你可以看做是軟弱、懦弱,或者說是姑息等,許多東西綜合在一起。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常常有這樣一種東西,在藝術上的那種精益求精,那種執著,反而到了生活中,個人的事情上特別湊合,甚至湊合到沒有原則。

  談家庭

  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問:我也發現你現在很有意地在培養你自己的女兒張末,是吧?

  張藝謀:我是想在我身上發生的,就不想在她身上發生,所以我最主要的忠告是,生活第一,拍電影第二。我還是覺得女孩不要損失掉生活這一部分,不要像我一樣有很多缺憾,讓她還是健康地生活,享受生活帶給她的這個幸福,然后再去拍電影,我也跟我女兒這麼說,我說你再拍能超過我嗎?

  問:但是到了這個年紀,特別是還有更年齡小的孩子,你怎麼樣考慮家庭,作為父親的責任呢?

  張藝謀: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我還有仨孩子。以前重事業,但現在我說心裡話,對我來說家庭、孩子,親情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你的港灣吧。我自己其實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和這個后代再像我們這樣子,還是讓他健康普通為好,別放到風口浪尖上了,要不你看狗仔隊天天在那拍孩子,我就一點招都沒有,就是覺著沒必要了,但是我就希望給他們一個低調的、平和的環境,讓他們自己去成長,不要把我的干擾帶到他們身上。

  問:你會花更多時間跟他們在一起嗎?其實陪伴是一種很重要的付出。

  張藝謀:對,《歸來》講的就是這個。陪伴。所以我拍《歸來》,我也學《歸來》,我自己也盡量花時間陪伴他們,每個禮拜天都跟他們一塊吃飯,盡量花時間,但是我這個人的性格,又是養成這個習慣了,就是一工作就又撂到腦后了,所以我其實不是一個很稱職的父親,陸焉識在念信的時候說那句話,說他不是一個好父親,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