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洪家拳入選區級"非遺" 洪熙官墓真偽將比對DNA(圖)

黃健源、劉鵬飛

2014年05月30日09:2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洪熙官是否葬中山?將比對后人DNA辨真偽(圖)

  洪永強師傅表演洪家蝴蝶掌。

  洪家拳入選區級“非遺”名錄 三水將成立洪家拳會

  文/圖 記者黃健源、劉鵬飛 通訊員黃敏

  近日,三水區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洪家拳和貓獅成為入選的兩大“非遺”項目。早前,本報報道疑似洪熙官墓被發現位於中山小欖,墓中骸骨保存完好,但其真實性由於缺乏相關証據仍無法確定。嶺南武術文史學者周至譓表示,三水區洪家拳會成立后,將組織洪氏后人前往中山與墓中骸骨進行DNA比對,確定洪熙官是否葬在中山。

  公布:

  洪家拳入選“非遺”

  據介紹,洪拳有北洪拳與南派洪拳之分,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南派洪拳又稱洪家拳,屬嶺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

  現今流傳的洪拳傳說是洪熙官融會貫通后所傳出的一門功夫。

  “洪家拳在三水分布很廣,南山、大塘、樂平、西南等鎮街均有分布,目前練習者有3萬多人。”嶺南武術文史學者周至譓表示,三水是洪拳的主要傳承地之一。

  據介紹,洪家拳具有兩種武術風格,一是長橋大馬、長手長攻,二是短橋窄馬、短手近攻、貼身攻防。

  傳承:將成立洪家拳會宣傳推廣洪拳

  周至譓表示,清朝咸豐年間,洪熙官族人洪勝公從花縣赤坭鎮竹洞村豬腰嶺遷居到三水縣大塘鎮。洪勝公曾孫之子洪永強,自小就跟隨父輩練習洪家拳,如今是一名企業家,日前正式成為洪家拳“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洪永強目睹老一輩去世后洪拳的某些傳統文化和運動技術面臨失傳的現狀,深感憂慮。

  有鑒於此,洪永強萌生了成立三水區洪家拳會的想法,團結洪拳傳承人和愛好者,希望重振三水洪家拳的雄風。“目前,三水區洪家拳會正在籌備之中。”洪永強表示,六和、范湖等地已建立起洪家拳訓練基地,接下來計劃一個村成立一個洪拳練習隊伍。

  關注:后人將赴中山驗証洪熙官墓真偽

  洪拳的創始人洪熙官的身份一直是武林之謎。曾有人公開撰文否定洪熙官的存在。日前,周至譓宣稱,洪熙官不是個傳說,已在中山小欖飛駝嶺找到洪熙官之墓,墓中骸骨仍保存完好。

  周至譓表示,洪熙官晚年為避難隱居中山小欖,去世后葬於小欖飛駝嶺(今稱大欖崗)。三水區洪家拳會成立后,周至譓稱將組織洪熙官后人前往中山小欖,通過與該墓中骸骨進行DNA比對,確定洪熙官墓的真實性。周至譓認為,通過DNA比對鑒定,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這一做法也得到了中山小欖體委的支持。”周至譓表示,“三支洪熙官同族后人在這兩個月內將成行前往中山。”

  洪永強說,他將成為前往中山驗証DNA的洪氏后人之一。

  有段古:

  西南鎮有間

  “孖仔記武館””

  嶺南武術文史學者周至譓介紹,在2011年底的一次洪拳研討會上,有來自肇慶的洪拳傳承人表示,洪熙官離開金山寺后,並不是直接到鼎湖山避難,而是先在三水西南的唐家村居住了一段時間。

  不過,至今唐家村村民對此事已不清楚。

  周至譓介紹,陳飛鳳、陳武烈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的父親陳樹培出生在廣東省高要縣沙浦村,八歲入紅船戲班學藝,擅演武戲,精通鐵線拳、密展拳、五形拳等洪拳拳械套路。

  孿生兄弟的老大陳飛鳳曾參加抗日游擊隊夜摸敵營,孤身手刃六個日本鬼子,故事流傳至今,西南鎮孖仔記武館由他主理。

  鄧錦濤、鄧容滿則生活在武林世家,其高祖鄧瑞昌在南海馮沖金山寺跟隨洪熙官學拳,洪家拳一直在這個家族內流傳。

  1923年,鄧錦濤被三水縣政府聘為武術老師,在當地的學校、社團傳授武術。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