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將舉辦 大運河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06月05日14:04    來源:燕趙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聯合國教科文:大運河將為成世界文化遺產

  6月15日至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卡塔爾多哈舉行。在本次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將被決定是否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月15日,由齊魯晚報發起,本報與北京晚報、今晚報、揚子晚報、錢江晚報等六家媒體參與,多位大運河專家同行,阿裡公益天天正能量提供支持的“徒步大運河穿越古今接續文明”考察活動啟動,此后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考察團一行從通州沿京杭大運河南下,考察相關18個地級市。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參與了這次考察報道活動的部分行程(河北段),一同關注千年大運河。

  謝家壩,一位鄉紳的善行印記

  夏日的正午,記者一行來到滄州市下轄的東光縣連鎮五街大運河畔。

  大運河上的謝家壩就在五街的旁邊,一條巡堤的水利公路將村庄與大運河隔開,村庄顯得有些低矮。此時正是午休時節,家家門戶關閉,行人稀少,村庄、運河以及新近樹立的“中國大運河謝家壩申遺點”的碑文,都顯得格外靜謐。

  巡堤路兩旁的垂柳靜靜地等待著風,河床長滿了青草,河底是一灣淺淺的綠水,幾隻喜鵲在河邊飲水、嬉戲,揮動著黑白相間的美麗翅膀。河流的對岸,是蔥蘢的麥田與大片的果園,好似一幅田園的水墨畫。

  當地不久前剛剛下過了一場雨,河裡的水,多是兩岸自然匯集,雖然不多,但是比較干淨。

  淺淺的河水,滿目的新綠,映襯著古老的謝家壩。土黃色的古老壩體在陽光的照射下,滄桑而壯麗。

  謝家壩就在南運河的東岸一個拐彎處。遙想當年,漲水的運河,上游的來水轟隆隆地沖擊著右岸,大壩堅實地護佑著壩下的村庄。

  大壩的上半部分,多保持著當年的原始模樣,都如土色的岩石般堅硬,用手摳,摳不動分毫。

  壩底部分,剛剛經過了整修,材質、顏色與原壩體統一,陪同記者採訪的縣文保所所長李天峰介紹,原來底部的壩體多出現了窟窿、缺口,省文保部門按當年的工藝進行了修補。

  當地的老人許多人都知道謝家壩的典故,這是一段“吃了上萬斤糯米”的壩體。

  史料記載,因處於運河來水沖擊的彎道處,歷史上洪水在此次曾多次決口,連鎮一代的居民深受其苦。清末,一名姓謝的鄉紳,帶頭捐資,從南方大量購進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湯,最后撇去糯米,再將白灰與泥土用糯米漿混合,逐層夯筑,夯土以下為毛石墊層,基礎為原土打入柏木樁。

  糯米漿拌灰土,這是中國建筑中古老的工藝,一般用於城牆壁壘。李天峰說,這比現在的水泥要結實得多。文物部門維修時,要打一些處理過的竹簽子進行連接,但砸不進去,隻能用電鑽鑽,硬度如同鑽在石頭上一樣。

  整個壩體長235米,厚3.6米,高5米,總面積1175平方米,這在當年的運河水豐水時,是一項非常巨大也非常艱難的工程。

  謝家壩修成后,一百多年裡,再也沒有決口,當地有老人講,糯米漿拌的灰土的特點是水越泡越結實,如果最近幾十年運河沒有斷流,謝家壩可能還要完好。

  李天峰說,文史部門曾尋訪過謝家后人,都知道其祖上有過這樣一件善舉,但更詳細的情況都無記憶了。

  華家口夯土壩,被記住的知縣王為仁

  從謝家壩沿河道彎彎曲曲南行30公裡,西岸便是衡水市景縣安陵鎮華家口,華家口也有一道糯米大壩,糯米大壩的規模與謝家壩相當,壩體長約255米,高8米,壩頂平均寬度9.5米,堤壩夯筑工藝與謝家壩相同。

  這兩個相距很近的堤壩,如今都是河北省大運河段的申遺點,它們的建造時間也在同一個時期。

  晚清時期,這一河段經常決堤崩口,給當地百姓帶來沉重災難,華家口多次被毀。1911年(清宣統三年),當時的景縣知縣王為仁,主持修建了這一大壩,也是最底部原土層打木樁,然后毛石打墊層,墊層之上三七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筑,每層厚20厘米左右。自大壩修好后,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大運河華家口再也沒有決堤受災的記錄。

  早年有德政碑,詳細記錄了修壩的情況,現碑已無存。

  謝家壩、華家口夯土壩,兩座糯米大壩遙相呼應。老人們講,運河曾有“銅底、鐵幫、運糧河”之說,銅底就是指運河的河底都是膠泥,鐵幫就是指的這兩段大壩。

  為了申遺,2012年,華家口夯土壩主壩體進行加固維修,歷時三個月,耗用百余袋糯米。過程與謝家壩如出一轍。

  “為民保障無窮利,居者寧思作者艱”,這是一名佚名的詩人遺留在《景縣新志》中的詩句。

  一百年過去了,令人驚訝的是,當地的許多老者還記得當年的縣令王為仁的名字,這是他們的父輩,口碑相傳,記錄著當年的德政。在清王朝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最后時刻,一個地方官主持了這樣浩大的工程,實屬不易。

  當地的領導告訴記者,縣裡已經圍繞華家口夯土壩,做了整體的保護、旅游規劃,如果申遺成功,這對有著景州舍利塔等歷史文化資源的景縣,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

  國內外考古界的專家一致認為,謝家壩和華家口這兩段大壩,是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再現了中國近代在漕運水利設施中夯筑的先進工藝,同時也為研究清末的夯土技術及南運河段險工護岸的發展過程提供了實物資料。

  八十多道彎,最原生態的大運河段

  河北省文物局大運河申遺項目負責人孫晶昌介紹:從東光謝家壩,到山東德州四女寺,是南運河上唯一一段作為申遺點的河段。

  滄州市文物局鄭志利對記者介紹,河北段有83.2公裡,其中大部分在滄州境內,謝家壩到吳橋第六屯72.2公裡,華家口夯土壩也在這一段河段上。進入德州市后,不遠又與衡水市故城縣臨界,河段長11公裡。

  這一段河段能夠入選,有兩個原因,一是保持了原始風貌,因為當地縣城沒有在運河附近發展,基本沒有改造﹔二是彎道最多,明顯的大彎竟有三十多個。

  從北向南走,兩岸河灘地時而寬闊,時而狹窄,其中的河道彎彎曲曲,有九曲回腸之感。運河的彎道形成大多是人工所為,這些彎曲設置減緩了水流,保護了航船的平穩,減少了堤壩的受力,自古有三彎頂一閘之說。

  吳橋縣文保所長楊雙印說,這一段河道南北地勢相差較大,所以彎道就設置得比較多。

  彎道多,所以河堤外的河灘地就留得寬廣,狹窄處兩側僅留道路,寬廣處可距一兩公裡。“大塊風光,春疇一生,滿目從容。桂棹初搖,牙檣始立,淑色煙籠。堤邊對對賓鴻,村庄裡,安平氣融。樂志情深,讀書意遠,與古和同。”這是1750年,康熙南巡經過這一段大運河時填寫的詞。二百多年過去,兩岸的風貌如舊,水彩畫一般。

  河底隻有一點自然匯集的雨水,露出河床寬闊,成了當地天然的牧場,一群羊在牧人的引領下緩緩移動,記者上前與牧人攀談,牧人叫辛月升,是第六屯的,今年50歲。

  辛月升說,聽說了“申遺”這個事情,但詳情不知。守著大運河,這些年都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變化,“我小的時候,這裡還走船,一個火輪拖著幾條貨船,可好看呢”。

  不變的是河床,變化的是河水。景縣安陵鄉華家口村70歲的老漢焦維新對記者說,上世紀50年代,大運河還經常發大水,河水最深有十幾米,每年六月初三到九月初三,這是防汛護堤的時刻,500米一個防汛屋,各村抽調的民夫晝夜看守,吃飯都是村庄裡或肩挑或用牲口拉車送來。每到大水來時,當地人用砍伐柳樹頭倒挂在堤壩上減少沖擊。“上世紀60年代河水還很大,這一代的老百姓拉船當纖夫的很多,那時候除了這個,沒有地方打工。”焦維新說,這四五年,夏天能積一點雨水,每年11月到第二年1月,引黃入津的水也從這裡過,情況好多了,河裡還生長著大量的魚。我們老百姓都盼望著申遺成功,那樣大運河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

(責編:陳少娜(實習生)、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