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評:非遺保護最急迫問題 如何讓非遺“活在當下”

2014年06月30日10: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評論:如何讓非遺“活在當下”?

“產業化的發展並不是意味著傳統手藝放棄文化的追求,而是真正讓它們能夠活到我們每個人的具體的生活裡面去。”近日在京舉行的《“手藝”裡的中國夢》——百集紀錄片《手藝》創作研討會上,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杭間表示,更深入地去挖掘傳統手藝跟今天的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系,關注手藝的現代處境,讓這些古老的技藝走進今天人們的生活中,才是當下非遺保護面臨的最急迫的問題。

十幾年前杭間寫過一本書叫《手藝的思想》,並且在此基礎上和央視合作拍了8集關於手藝的文化紀錄片《留住手藝》。這些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傳承人生存狀態的持續關注,讓杭間意識到,從全世界范圍看,非遺無不面臨兩大無法解決的困境:“第一,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第二,這個手藝拿出來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是鮮活的。”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上有了一股懷舊風。當時由於我們現代化走得很快,很多舊的老的東西一下子沒有了,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末,手藝的一個社會關注點是懷舊,但懷舊不可能持久。該死的總歸要死,該活的自然會活下來。”杭間認為,今天人們如何去認識它,找到有價值的,推它一把非常重要。“我們不妨可以大膽地說,並不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手藝都是最好的,都是要繼承的,我們要挖掘傳統文化當中的最精彩的東西。”杭間說。

但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誰來判斷精彩,誰來決定精華,是文化精英,非遺傳承人,還是由大眾來決定,這是一個疑問,“不該分什麼精華和非精華,不該提什麼糟粕和所謂的精致,所有的東西都有價值。怎麼來判斷它是好是壞?讓我們展示出來,接受大眾對它的判斷”。

伴隨紀錄片《手藝》第四季的熒屏熱播,由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創作團隊打造的這部百集紀錄片圓滿收官。《手藝》自2011年開始播出,歷時4年,節目播出時長高達4000分鐘。這是一部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非遺保護類紀錄片,除對伴隨工業化進程行將消失的傳統手工技藝進行大量搶救式拍攝外,重點加大了對傳統手藝人命運和情感的關注,以及對技藝、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考。

“其實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很有講究的,講究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也是我們精神的涵養和修煉。但是今天,年輕人講究的是你拿的是愛馬仕包還是LV包,你穿的是什麼牌子的衣服。我們對價值的認知已經發生偏差。”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總監金越說,看到很多很優秀的東西在別的國家被珍惜著,自己很難過,“舶來品在努力講自己的文化,甚至是編造出來的文化,而面對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些優秀的東西,我們卻看不到它的價值”。

“我們常常在想,到底是我們該去挽救手藝人,還是讓手藝人挽救我們?我們今天生活品質的含金量有多少?我們周圍的辦公室、我們的客廳、我們的臥室,有多少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是帶有溫度的?”《手藝》的總編導李浩洋坦言,拍攝《手藝》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重拾品質。

盡管對不同傳統手藝的價值存在爭議,而讓非遺活在當下,為現實服務,卻是大家不約而同的態度。

很多凝聚著手藝人心血和人生滄桑的手藝,在越來越多的現代人眼中僅僅是一件件“高大上”的工藝品。難道除了被觀賞的命運,就沒有別的可以實現的價值?

“這些東西其實是當年寄托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果傳統文化的土壤沒了,沒有人尊崇它了,可能這些東西也就是當一件擺設,不能真正走入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在魏鵬舉看來,沒有需求就沒有價值,這個經濟學規則,對於非遺保護和傳承同樣適用。具體到手藝的產業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已經逐漸遠離人們現實需求的那些東西重新拉回到當下生活,讓它和人們日常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欲望重新對接。

非遺應該如何面向未來?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福州指出,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把現代教育理念注入到非遺保護當中去。王福州說,工藝美術作為本科設計專業裡邊一個二級專業被開設,還是近兩年的事,將非遺的十個門類作為基本教材納入中等職業教育,目前已經編了五個門類,還要陸續推出。今年有的地方的中考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打破以前以西洋樂、架子鼓這些西洋樂作為特長生一個基本指標的慣例,慢慢扭轉到非遺的十個門類,把中國特色的剪紙、木偶技藝作為招收特長生的指標。

吳曉東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