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專家戳穿"考古神童":七八歲給故宮挑錯屬造假

大河

2014年07月29日15:52    來源:深圳特區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專家戳穿"考古神童":七八歲給故宮文物挑錯為假

“5歲開始迷戀文物,八九歲就賺了17萬元,12歲發現‘白金三品’和‘魚腸劍’、撰寫出《發現魚腸劍后的探索》、《棘幣初探》等多篇論文,21歲身家過億……”

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的一篇“神文”。在這篇標題為《震驚:他生下來就已經5000歲神童郝笛,21歲身家過億》的“神文”中,天津一名叫郝笛的年輕人被冠以“天才考古少年”的稱號。不過,不少網友一邊轉發,一邊發出質疑聲,有的干脆在標題后面寫上“求戳穿”。“天才”郝笛到底是何方神聖?記者多方聯系郝笛未果,但找到了“發現”郝笛的記者、熟識郝笛的文物專家,通過他們,戳穿了一些“神話”,大致“考証”出一個“不是什麼神”的郝笛。

他是一個商人,不是“神”

其實自2002年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媒體對郝笛進行報道。在可以查到的消息源中,最早的報道來自天津《每日新報》,於是記者赴天津,輾轉聯系到了第一個採訪報道郝笛的記者魏孝民。魏孝民稱,2001年他給郝笛拍了一個圖片新聞,作為為數不多採訪過郝笛的記者,魏孝民對郝笛的印象是,“挺有城府,不像同齡的孩子。面對採訪鏡頭,一點都不緊張。”

魏孝民稱,一開始我覺得這孩子年齡小、愛好收藏,挺好的,可沒想到出名后就和過去不一樣了,不單純了。”據魏孝民介紹,郝笛后來熱衷一些經營活動,口碑也就大不如前了。“他父親是一個商人。至於郝笛,他是人,一個商人,不是什麼神。”

事實上,1985年出生的郝笛,現在已年近30。但在每隔幾年就會出現的各種傳奇故事裡,他一直是少年。

7月11日,記者在天津文廟博物館院內見到了何志華,一聽記者想了解關於郝笛的事情,他長嘆了口氣。“我都十幾年沒見著他了。”何志華對他的評價是:“就是對古錢幣熱愛,談不上天賦,不可能有與生俱來的天才、神童。”

七八歲就給故宮文物挑錯?瞎扯!

與何志華、魏孝民相比,古錢幣專家、天津市錢幣學會理事王宗發認識郝笛時間要更早些。

“神文”稱,2001年11月30日,天津某文物發掘現場,十幾位考古專家沒能說明白一塊剛出土的鐵疙瘩的來龍去脈。一籌莫展之際,16歲的郝笛出現了,並說:“這是清咸豐年間福建寶福局鑄造的鐵錢,因工藝粗糙沒有流通,就運到天津當炮砂!再往下挖還會有炮彈。”10分鐘后果然挖出一顆直徑4厘米的鐵炮彈。

“那些都是我研究出來的。他關於古錢幣的一些言論都是我發表在文章裡的一些東西,那些文章我都給他看過。”王宗發苦笑道。

“有些報道說,郝笛七八歲時就在故宮博物院給文物挑錯了,這純粹是胡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他的文物知識從哪來?”王宗發對此質疑。王宗發的質疑也得到了知名收藏人士馬未都的贊同,“稍正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瞎扯,文物鑒定是一個技術活,你沒有一定的積累,幾歲就能怎樣怎樣,怎麼可能?!”

很多報道說郝笛為北大歷史系客座教授,但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劉雄明確表示:“當然不是。”劉雄告訴記者,他也是在微信上才看到郝笛,“文物鑒定學是博物學的范疇,沒有神童也沒有神話”。(大河)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