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北京大眾澡堂難維持 店主:夏天基本天天虧損(圖)

李馨

2014年09月16日08:2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大眾澡堂難維持 店主:夏天基本天天虧損(圖)

  9月14日,煙袋斜街21號鑫園浴池,老顧客在浴池裡泡澡。因虧損,鑫園浴池決定本月20日關停。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近日,西城區煙袋斜街具有百余年歷史的鑫園浴池即將關門的消息引起市民關注,浴池負責人表示,因經營不善,將於9月20日起全面停業。(本報昨日A12版報道)

  昨日,記者走訪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多家大眾浴池發現,近年因平房拆遷,水、電費等運營成本上漲,不少大眾浴池經營情況並不如前,一些浴池因長期賠錢,關門改換其他商鋪。

  新京報記者 李馨 見習記者 李相蓉

  【成本增加】

  大眾浴池虧本轉讓無人接手

  東城區東曉市街的一家大眾浴池至今已營業8年。昨日下午2時,這間130多平方米的浴池僅有4人洗浴。

  “夏天基本天天虧損。”店主王女士稱,每年5月至11月為淡季,人多的時候也就二三十人,少的時候一個人沒有。

  王女士介紹,自家浴池用水是用水罐車拉來的,200元一車,每天得用兩車。加上電費與房租,一人12元的洗澡價格連成本也不夠。

  記者在浴室內看到,店內的淋浴器仍為老式的腳踏式淋浴。每個淋浴的接地處都設有一個腳踏器。腳踩下去出水,腳一鬆水就會停,浴室的牆上貼有“洗澡時限一小時”的提醒及超過1小時漲價兩元的通知,桑拿房處於關閉狀態,“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節水”王女士說。

  穿著一身睡衣、一雙拖鞋就來洗澡的李女士稱,自己是大眾浴池的常客,因為離家近,洗完又不用收拾,覺得很方便。李女士表示,夏天這裡的人確實不多。

  交道口北三條內的一家浴池與曉市街的類似,開六年,夏天幾乎不盈利。“夏天歇業的話,房租費白交,轉讓又沒有人願意接。”交道口北三條大眾浴池店主王先生每天都在計算著浴池的成本。他說,大眾浴池屬經營性用水、用電成本高,冬天一個月可以賺三四千元,夏天不掙錢。“今年五月份電費漲價后,店內就開始賠本。”

  “下班后過來洗澡的人多。”王先生介紹,夏天店內每天僅有的八九名澡客中,女士居多,且集中於下午6時后。昨日下午4時許,這裡僅有一名女賓洗澡。

  ■ 轉型

  老字號增服務聚人氣規模翻倍

  改革開放后,不少平房拆遷,市民們逐漸住上樓房,安裝了可以洗澡的設備,越來越多的老字號澡堂關門停業,在這些老字號當中始建於清朝末年(1905年)的清華池反其道而行,近幾年越開越紅火。除虎坊橋本店外,2012年年底在菜市口區域開設了不可洗浴,單純修腳、足療的菜市口店,今年9月13日更在昌平區霍營開設綜合新店。

  清華池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最初的清華池開在珠市口,后遷至西城區虎坊路4號,2007年年底擴大為現在的經營面積8000平方米,並搬遷到虎坊路17號,借助腳病治療,年盈利可觀。清華池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店內平均每天修腳的顧客近300人,日收入上萬元,約佔浴池總收入60%。

  智能節水系統也給老字號幫了不小的忙。自從2000年清華池開始進安裝節水的循環系統后,洗浴后的水再經過落地水回收設備處理后,再經過淨化、中水處理等環節變身澆花水、洗車水和衛生間洗手水,實現了中水利用100%。每年節約生活用水費用十幾萬元,到今年已經節約生活用水費用上百萬元。

  “控制好成本,增加特色還是有利可賺的。”清華池工作人員說,現在老百姓的節水意識也加強了,服務有特色,自然能吸引回頭客。據悉,清華池總店現在已是集洗澡、腳病治療、娛樂、餐飲於一體的休閑中心,洗浴門票也有所增長,從最初的30元增長為現在的138元。

  【客源減少】

  一條街7家平價澡堂5家倒閉

  “原來這條街上有7家大眾浴池,這兩年就剩下我和另一家還維持經營。”朝陽區酒仙橋附近一家大眾浴池老板黃女士介紹,她的浴池門票10元,搓澡8元,每天從早上8時營業到晚上11時30分。

  黃女士在8年前租下酒仙橋區域的一間門市房,將其改造成一間大眾浴池,方便周邊居民洗浴。“那時候,周圍都是平房,居民家裡洗澡又冷又不方便,浴池生意很紅火”黃女士回憶,大眾浴池人最多的時候兩個人要擠著用一個淋浴噴頭,過年前趕來洗澡的居民甚至要排長隊。

  近年,隨著酒仙橋區域的不少平房拆遷,樓房增多,黃女士店裡的澡客少了一半,浴池最多的時候一天也不過百人洗浴,少的時候也就二三十人。

  “今年年初響應政府減少霧霾號召,我們將用煤炭加熱設備改成了電力的。”黃女士說,隨著水、電費的增長,如今店內的收入大不如前,另一家酒仙橋附近的大眾浴池店主張先生也表示,浴池盈利並不多,一月大約1萬元左右,除去員工開支,所剩無幾。

  如今黃女士的大眾浴池,成本增長了近一倍,可她仍打算在浴池拆遷前繼續經營下去,“不少北京的老大爺習慣了在外面泡泡澡,有的時候店還沒開門就在外面等著,為了這些老客人,也想再堅持一下”。

  黃女士介紹,身邊曾經經營大眾浴池的朋友如今更多的轉投其他行業,兌出去的浴池如今已改為飯店、電動車商店等其他商鋪。

  ■ 盤點

  北京老字號浴池大多關門

  根據資料及多名居住北京數十年的居民回憶,舊時北京著名澡堂有14家,東城有清華園、桐園、寶泉、怡和園、鬆竹園,西城有裕華園、華賓園、德豐園,南城有興華園、一品香、東升平、清華池、北城有鑫園等。現大多數已關門。

  ●清華園浴池:建於1917年,在2000年完成的王府井大街二期改造中,清華園浴池遷離了位於王府井大街與東安門大街交叉路口西北角的原址,但原址的建筑保留下來,2007年隨著該建筑所在地區的拆遷,該建筑也被拆除,2007年1月17日,該建筑上題有“清華園”三個字的老牌匾被摘下,交有關部門保存。

  ●桐園澡堂:上世紀40年代初開業,1956年的地址是東單北大街路東,上世紀80年代被拆,建起紅都服裝店。

  ●寶泉浴池:上世紀30年代開業,原址位於米市大街路東米市大街副食品商店與化工商店之間,2002年被拆,修建金寶街。

  ●怡和園澡堂:原址東四南大街,上世紀80年代中期被拆改建商場。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