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華制作的花絲銅鼓。
苗繡傳承人王金花展示苗族節日盛裝繡藝。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吳昌華參展作品 《富貴花瓶》。
貴州省省級傳承人潘柔達展示蘆笙制作工藝。
精雕細琢的銀質花瓶、華美大氣的苗繡鳳冠、匯集巧思的改良蘆笙……前不久在貴州凱裡落幕的中國銀飾刺繡博覽會上,幾位苗家“非遺”傳承人的作品,成為展會上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頗為豐富的中國,貴州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也是“非遺”資源大省。此次參展的幾位苗家“非遺”傳承人的經歷,在日益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今天,或能夠為全國“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會發掘:尋求“非遺”傳承人
苗族銀匠吳昌華出生於銀飾鍛造世家,自幼學習銀飾鍛制工藝。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將自己的作品送往初次舉辦的中國銀飾刺繡博覽會,在評獎大賽中一舉奪魁,引起了“非遺”保護部門的注意。
現在的吳昌華已被評選為黔東南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連續兩屆都在銀飾評獎會上獲得大獎,今年他決定把機會讓給年輕一輩。
他說,這幾年參展銀飾款式不斷創新,但跟過去代代相傳的情況不同,現在能夠精通銀飾鍛造的人才非常難得,“我希望能有更多優秀傳承人像我一樣,能夠通過展會、評獎被發現。”
事實上,通過展會等途徑發掘優秀“非遺”傳承人,是貴州省近年來“非遺”保護的一大措施。“非遺”繼承人的評選,分為省、市(州)、縣三級,每一級別的繼承人一旦被認定,每月可得到相應數額的政府補助。
院校合作:吸引“非遺”繼承者
相比贊許年輕一輩創意的吳昌華,現年49歲的苗繡傳承人王金花,更多的是憂心苗繡繼承人學得不精。同樣是幼時從母親手中習得,多年的繡繪生涯讓王金花認為,苗繡技藝不僅既考驗繡娘的熱情,更需要非比尋常的耐心,“沒有對苗繡的真正熱愛,是不可能繡得精的。”
王金花的得意作品苗繡鳳冠《百鳥朝鳳》花了整整3年才完成。她撫摸著鳳冠上一隻巴掌大的小鳥說,“光是繡這一隻,就用了一個多月。”苗繡因其技藝復雜,熟練者完成一件節日盛裝,都需要近3年時間。這對於習慣現代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年輕人而言,不得不說是巨大考驗。
為了在更廣范圍內吸引、選拔適合的“非遺”繼承者,貴州省“非遺”保護部門採取“非遺”傳承人與院校合作的方式。王金花就常常前往凱裡學院,為相關專業的學生們講課。
說起自己的學生,王金花認為他們學得不錯,但學生們繡的花式往往比較簡單,更願意追求快速繡法。她希望在學生中能夠涌現出更多像自己一樣,對苗繡技藝有巨大熱情的繼承者,“我希望他們能夠多鑽研這門手藝,沉下心來完成一些好作品,也能感受一下我們當年穿上自己繡的節日盛裝時,那份特殊的自豪感。”
擴大規模:開發“非遺”文化產業
位於貴州凱裡城區13公裡的青杠村,以出產優質蘆笙聞名。村裡的龍鴻飛師傅,家族蘆笙制作技藝五代相傳,可謂蘆笙世家。但到了他這一代,他意識到傳統制作方式或許需要一些改變。
除了制作滿足更多舞台演奏需要的改良蘆笙以外,他還引進流水線作業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龍鴻飛的家庭作坊,一天即可打造一把改良蘆笙,相對傳統制作工藝一周最多兩把的速度,已經是快了不少。
“非遺”傳承在許多地方之所以艱難,與“非遺”項目的經濟效益太低不無關系。傳統手工技藝復雜,往往制作效率較低。提高“非遺”手工藝產品制作效率,讓“非遺”文化產業擴大規模,或是“非遺”保護的一個好途徑。
另一方面,“非遺”文化產業的擴大,也需在謹慎中進行。貴州省省級“非遺”傳承人,現年66歲、擁有豐富傳統蘆笙制作經驗的潘柔達師傅就認為,過分追求產業化,可能會導致年輕人手藝不精,甚至過度依賴機器。他說,“我也希望蘆笙產業能好好發展,但我更希望能夠引導好年輕人,既不要讓傳統蘆笙技藝失傳,又能讓村裡人用自己的手藝富起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一個動態過程,其中傳承人的保護是關鍵。傳承人的發掘、繼承和其傳承新措施,如能夠得到及時的重視和反饋,或能夠為尋求更多更科學的“非遺”保護方法,提供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