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許心怡)近日,在故宮考古工程中,首次在院內發現並科學發掘一處御窯瓷器的集中埋藏坑,工作人員還意外地發現了藏傳佛教的法器——嘎巴拉碗的碎片。
揭秘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是由人的頭蓋骨做成的一種骷髏碗,又稱內供顱器、人頭器,是修無上瑜伽密部舉行灌頂儀式的法器。制作嘎巴拉碗用的頭蓋骨,必須是修行有成的僧人,一般多為按照高僧生前的遺囑,從遺體上取下制成。
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沖卻一切污穢。也有人說是使人斷我執。
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洒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
按照藏傳佛教的“靈魂轉世”、“六道輪回”學說,靈魂是流轉的,而身體則是物質的、生滅的。 一旦靈魂由於人的死亡而離開了身體,肉身則形同於石塊、沒有生命的物質。所以密宗認為,對它的使用談不上殘忍和野蠻,反而是種解脫。
收藏於承德外八廟的以人頭骨制成的“嘎巴拉碗”(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承德外八廟的嘎巴拉碗屬於裝飾全顱骨碗,座長19.6厘米,寬19.6厘米,通高24.2厘米。
這種碗用金、銀、銅等金屬包裹,並有精美圖案,是非常具有觀賞價值且現存不多的顱骨碗之一。此件嘎巴拉碗為銀鎏金鏨花,由碗蓋、碗體及碗托三部分組成。蓋鈕為鑲嵌寶珠的火焰形,碗蓋上鏨有四個纏枝蓮,包圍在蓋鈕周圍。蓋上還鏨有吉祥八寶紋: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寓吉祥如意之意。
(本文參考:北京日報 北京青年報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