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河南一古城牆坍塌嚴重 學者研究稱系楚長城遺存(圖)

董飛

2014年10月20日07: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河南一古城牆坍塌嚴重 學者稱系楚長城遺存(圖)

  被破壞嚴重的魯山縣阿婆寨山古城牆,令文保志願者嘆息不已。 楊正華 攝

  被破壞嚴重的魯山縣阿婆寨山古城牆,令文保志願者嘆息不已。 楊正華 攝

  阿婆寨山坍塌的古城牆。 楊正華 攝

  阿婆寨山坍塌的古城牆。 楊正華 攝

  近兩日,記者採訪途經河南省魯山縣境內阿婆寨山嶺時發現一古城牆綿延起伏,但部分段遭破壞嚴重,坍塌、斷裂不堪。當地學者曾考察研究認為,這些古城牆是戰國時期“楚長城”的部分遺存。

  阿婆寨山(又稱老婆寨)位於魯山縣城西北30公裡處,此地淺山連綿、石嶺起伏。記者從南山腳的雷音寺徒步約40分鐘登上阿婆寨山頂,隻有三五戶人家聚居於此,村落的東面與北側即見盤山蜿蜒的古城牆。

  當地村民均稱村邊的城牆是“楚長城”。記者穿過深深的草叢近距離觀察發現,城牆高4至5米,寬約2米,大小石塊疊落極為嚴密,環山崖修筑,地勢險要。

  引人注意的是,這處古城牆部分段已斷裂不堪、坍塌於山崖。記者沿途目測約2公裡城牆遭破壞嚴重。當地村民李申告訴記者:“記得我小時候,這石牆保存比較完整,一直連綿到遠方的山頭。這10多年來,附近的村民取石建房破壞了不少牆體,主要是沒有人保護。”

  一座人煙稀少的村落,一條隱約於山嶺的“長城”,坍塌的石頭與荒草相隱,夕陽下遠遠望去倍感荒涼。

  從地理位置看,魯山縣位於伏牛山東麓,北接汝州。據史料,魯山西北部即為戰國時期楚國西北邊境。汝州市作協副主席、文史作家郭鴻志研究相關資料分析,汝州市寄料鎮與魯山縣接界的四寨山上殘存的石壘長城遺跡,是楚襄王時在魯山與南召交界處春秋時楚長城基礎上,向北擴修的長城。

  郭鴻志曾在2004年實地考察,“沿山勢對地形圖踏勘,所行之處每隔幾百米都能在山脊處發現人工壘石痕跡,甚至大規模人工壘石牆體。從古木山向西北依次有煤爻咀寨、老婆寨、瓦崗寨到四寨山等。且在這些‘石寨’的魯山一側,保存有諸如將軍山、演兵場、擂鼓台等等與古代軍事有關的山包場地名稱,足以証明當年的楚長城曾在此一線山脈中蜿蜒聳立。”

  魯山縣文管所原所長張懷發曾歷時數年實地考察當地的楚長城遺址遺存,並形成調查報告。報告稱,南召和魯山是調查楚長城起步較早的縣份,經過八、九年的努力,這段以城寨為基礎,以古道關隘為主體的長城線段基本搞清。魯山的線段遺址遺存有外方山的古城寨:四山寨,五垛山寨,老婆寨,老虎籠寨,古木山寨,娘娘山寨,魯山坡寨。

  17日上午,張懷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根據前些年其步行阿婆寨城牆遺址遺存測量,這處長城周長約20公裡。他還告訴記者:“在山嶺上撿到過漢代、宋以及明清史的陶片。”

  魯山縣佛教協會會長釋延瑋18日向記者介紹,阿婆寨歷史悠久,此山古有四門四寺,南門“雷音寺”、北門“天子墳寺”、東門“寨溝寺”、西門“紅石寺”,均有千年歷史,現隻剩下“雷音寺”、“天子墳寺”。“雷音寺”相傳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如今仍經聲不絕、香火興旺。

  位於河南境內的楚長城遺存,是2000年發現的,橫跨平頂山市的魯山縣、葉縣和南陽市的方城縣、南召縣等地,總長度約800公裡。被考古界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長城”,距今2600多年歷史。

  針對阿婆寨城牆部分段破壞嚴重問題,張懷發呼吁:“應該選一些重要點段進行保護。”(完)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