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藍翔"跨省斗毆"引發關注 評:學校是需要文化的

儲朝暉

2014年10月20日09: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學校是需要文化的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最近因為“跨省斗毆”事件再次引發各方關注。然而,藍翔現象背后折射出的世人心態還是值得分析的,與它相關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之路也值得理性思考。

  本人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關注藍翔是五年多以前,那時由於負責國慶60年成就展的教育專題內容和文字工作,相關部門把藍翔的圖片、錄像和資料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成就報了上來。我們幾個人花了兩天邊看邊仔細琢磨,最終沒有選用,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一眼所見,很震撼,看到各部分在不斷地動,卻不見人,不見教育的主體人。又好像在聽瘋狂英語那樣,刺激很強烈,卻難以給人留下美感,難以令人親近。總體上感到它與真正好的教育存在著較大差距。此后,也就事后不思量了。這次媒體再把藍翔推到公眾面前,審視再三,有一些不吐不快之語。

  藍翔是中國社會難得的教育存在。這裡說的難得並非有人稱之為“教育帝國”、“中華百佳儒商”,而是由於它為特定階層的子弟提供了學得一技之長后能拿到一個飯碗的機會,同時自身又在生存環境極端艱難的情況下維系了下來。由於本人自1985年后就關注職業教育的情況,對此的體會更為清晰。

  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的源頭起源於1860年,此后在洋務時期得到較快發展,1910年后在黃炎培等人的倡導下有了較大規模的發展。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以社會底層子女作為培養對象的,官宦子弟歷來很少進入職業學校,這又是中國職業學校長期以來難以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之一。1949年后我們開始非常重視發揮教育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提出教育向工農開門的口號,並提出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要求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舉,其中隻有少數政府辦、有計劃、有指標、保供給的老中專發展得比較好,大多數情況是浪費了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專業水平不高。

  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上報的《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報告》,為新的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政策條件,接著上海等地開始出現沒指標、不包分配的中等職業教育。1985年前后,各地這類學校遍地開花,內容多種多樣:養鵝、縫紉、中草藥、盆景、烹飪、工藝……時間長短結合: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另兩個特點是私立學校迅猛發展,與市場需求和實際需要緊密結合。這類型學校由於社會需求迅速擴張,1998年在校人數進入高峰。

  與這種蓬勃發展相伴隨的是有一把大剪刀在不斷修剪它們,那就是持有機械、傳統、正統觀念的管理者,以及他們所掌控的管理權,修剪的理由包括:沒有開設主管部門認定的課程、沒有合格的教師、沒有達標的教學設施、沒有實習基地、學習時間太短……甚至是沒有使用某個機構主編的教材。任何一個理由都可使一個充滿活力卻不成熟、其貌帶丑的學校被卡死。眾多的學校就被這樣一個個卡死了,結果是留下來的學校都有規范的人員編制,有財政投資建起來的教學大樓、實驗設備,卻由於它們一個個都被管得循規蹈矩,缺乏生氣,擔當不了職業教育發展的使命。

  在觀念上重普輕職,體制上重公辦輕民辦,政策上重國家意志輕民眾訴求,方式方法上重單個學校發展輕體系建設和職業教育生態的維護大環境下,山東藍翔經歷了30年仍屹立不倒,自然是難得的。

  然而,這種屹立不倒所付出的代價同樣是沉重的。在一個眾人皆亡我獨存的惡劣生態環境中能夠存在,必然有與其他人不同的生存之道,榮蘭祥本人曾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濟南市工商聯副主席、天橋區政協副主席﹔藍翔帝國的觸角得以延伸到房地產、金融、珠寶等多個層面便是例証。20世紀80年代中期河南商丘農民榮蘭祥和孔素英來到濟南開始創業。經過幾十年在這種惡劣生態環境中的生存和發展,它在學到不少、獲得不少的同時也改變了不少、失去了不少,除了學費之外,幾乎對他們不設門檻的灰色盈利體系已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將這樣的一個體系安裝在城市裡,對於隱性失業數億的農村人口來說,有很大的誘惑力,年學雜費3萬元左右,80%生源來自農村地區便是有力的証據。由於大量農村人口改變自己和子女生存環境的需求強勁,由於普通大學升學率的限制,由於不少鄉村教育條件的不足,由於單一分數制評價的缺陷,由於學業成績的限制,由於人生職業規劃實施中的各種挫折,由於各行業對技術人力資源的需求,形成了一個隱形卻巨大的口袋,袋口就朝向藍翔技校之類學校。

  正是這種強大的需求和它所處的不良環境,使得在藍翔30年的發展中,“野蠻”似乎一直伴隨其左右,藍翔技校發展史上類似案例“舉不勝舉”,派學生清場、因爭搶生源而大打出手、強制就業,各個環節都與經濟利益挂起鉤來。

  從性質上來分析藍翔,它是一所沒文化的學校。然而沒文化的又不只是藍翔技校,而是為它提供資源和機會的社會,對它進行管理、評價,給予它比其他學校更有利的發展機會的管理者。為何有人把它的資料推薦給國慶60年成就展作為成就?就是由於推薦者自身缺乏基本的教育素養而沒有看到藍翔的致命缺陷。榮蘭祥曾向媒體強調,“你是搞教育還是搞錢,這完全是兩條路!”但榮蘭祥並沒有從自相矛盾當中站出來,相應的整個社會也缺少真正站出來的人,並沒有太多人有資格對處於這種狀況的人嘲諷。

  然而,文化不能像聖誕老人發禮物那樣,短時間就能發到每個人手裡。假如在1985年前后,管理者對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初生貌丑的職業學校採取放生而非大力裁減的態度,天長日久雜蕪中必然生出秀枝,再經過市場的選擇和優勝劣汰,現今就會有若干所有文化的職業技術學校,這些學校間就會形成更為良性的生態,或許在這種生態中藍翔就不會獲勝存在,即便存在也會由於其處於不同生態環境中而變得更有文化,不像現在那樣粗野。

  只是失去的機會是不可能再用假設的方式找回來,但建立現代職業教育仍然是中國尚未跨過的門檻。回首數十年曲折,要跨過這道坎所缺的不是錢,恰恰是沒有文化、沒思想。正因為沒文化和思想,政府一直把職業學校抱在自己的懷中,一面說它面黃肌瘦很可憐,一面又不讓職業學校下地自己走路,還要限制私立職業學校發展,剛出頭就以各種名義說它不合格,不給文憑,不給合法地位。於是常常以發展職業教育的名義極大地傷害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活力。如果這種文化上的障礙不消除,就不可能產生出有文化的職業學校。

  要想職業學校變得有文化,就要管理者打開讓文化自然生長的閘門,讓更多的職業學校在平等競爭中形成整體的良性生態,共同享受文化的滋潤,提高質量,更好地服務社會民眾。

  文/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