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商周時期的異族婚姻:商湯娶有莘氏完成滅夏大業

2014年10月21日09:2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商周時期的異族婚姻

  圖一:人頭形青銅戟銎

  圖二:人形鉛俑

  圖三:金人面飾

  商周時期,在今天的中國境內生活著很多不同族群。人們用華夏族與蠻、夷、戎、狄來區分他們。通常認為,華夏族生活於中心地帶,而蠻夷戎狄活動於周邊,如《禮記·王制》所言:“中國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實際上,這個時期的華夏族人群在不斷地擴展,在商代,主要指商國及它周圍的一些方國﹔到了周代,則包括周初分封的諸侯國以及后來發展起來的一些重要諸侯國。而蠻夷戎狄也並不嚴格按照方位來區分,人們有時會以“蠻夷”或“戎狄”來指代所有同類民族。

  異族婚姻就是華夏族與蠻、夷、戎、狄之間的通婚。商朝的君王曾與異族女子通婚。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通過與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史記·殷本紀》)伊尹的輔佐,從而實現了滅夏的大業。實際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時候,就已經與戎狄女子通婚。根據《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娀族就是戎族(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簡狄和帝嚳之間的婚姻無疑是異族婚姻。

  末代商紂王屢次與外族女子婚配。商紂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擔任商朝的三個重要官職,九侯就是鬼侯,為蠻狄之人。鬼侯為了討好商紂,將自己的女兒進獻給他,然而這位女士“不喜淫”(《史記·殷本紀》),紂非常生氣,就把她殺害了。漢晉學者皇普謐在其著作《帝王世紀》中也記載了此事,內容為“紂以鬼侯為三公。鬼侯有女美,而進之於紂”,與《史記》相同。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領姬昌遵祖宗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各方賢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這點,商朝另外一位方國首領崇侯虎甚是緊張,擔心周族強大后會危及自己的方國利益,就對商紂說到姬昌將不利於商朝的統治。商紂果然聽信讒言,把西伯囚禁了起來,關押在羑裡。周族人十分擔憂,千方百計營救,大臣閎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終於得到“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他奇怪物”(《史記·周本紀》),通過商朝寵臣費仲進獻給商王。商紂看到后非常高興,就把西伯釋放了。可以想見,周族進獻的有莘氏美女,應與商紂結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與異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時期有這樣一條甲骨卜辭,收錄於《甲骨文合集》第3410片,內容為:“己亥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子白羌指商王之子寵幸的白皮膚羌族女子﹔毓是生育。這條卜辭是佔問商王之子寵幸的白皮膚羌族女子將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膚是否為白色(裘錫圭《從殷墟甲骨卜辭中看殷人對白馬的重視》)。從此條卜辭可以看出,這位商代王子娶了一位羌族女子。

  在商代,人們常常用戰俘為商王或貴族殉葬,他們的尸骨就保留在后者的墓葬中。現代學者通過先進技術對這些人骨進行測定能確定他們的人種。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西北岡祭祀坑中出土了398具頭骨,經過中外人類學家的研究,這些人骨中有多具是黃白混血人種(楊希枚:《河南安陽殷墟墓葬中人體骨骼的整理與研究》)。現代的人類學將全球的人種分為四類: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一般來說,黃種人屬於蒙古人種﹔歐美的白種人屬於歐羅巴人種﹔黑人屬於尼格羅人種﹔棕色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很顯然,殷墟這些黃白混血人的父母是異族通婚,而且還是跨越蒙古人種與歐羅巴人種的通婚。

  在西周君王和他們的祖先中,有多人與夷狄女子結婚。根據《詩經·魯頌·閟宮》,周族始祖后稷是姜嫄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后漢書·西羌傳》),所以姜嫄是羌族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是羌族女子。

  西周時期的申國,姜姓,在典籍中屢次被稱為“申戎”(古本《竹書紀年》、《后漢書·西羌傳》)、“姜氏之戎”(《國語·周語》)。宋代歷史學家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二》中也將其列在“夷狄之國”條下。西周末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寵愛,並生子伯服﹔幽王立他為太子,還驅逐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親的娘家申國,周幽王向申國索要,申國聯合鄫國、西戎攻打周國,並殺周幽王於戲地(《國語·晉語一》)。這裡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就娶自戎狄的申國。

  一些西周諸侯還將女親屬嫁給戎族。公元前777年,秦襄公“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史記·秦本紀》)。關於豐王,清代學者梁玉繩《史記志疑》解釋道:“豐王疑是戎王之號,薦居岐豐,因稱。豐王與亳王一例,非幽王也。上下文周厲王、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皆連周字,知此必非幽王。秦襄以女弟妻戎王,即鄭武公妻胡之計耳”。可以知道這裡的豐王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戎族的君王。

  春秋時期的周襄王的夫人是一位狄族女子。周襄王十三年,鄭國攻打出爾反爾的滑國。周襄王派游孫伯到鄭國為滑國求情,鄭卻把他抓了起來。周王很生氣,於是計劃引狄國的軍隊攻打鄭國。周襄王十七年,周王正式以狄國的軍隊進攻鄭國,周王以為狄國國君有功德,於是准備立自己的妻子、狄君女兒為王后。周朝的大臣富辰勸誡周王不可,但周襄王最終還是將狄國女子立為王后(《國語·周語中》)。這裡周襄王娶的妻子就是狄族女子,他甚至將這個女子立為王后。

  春秋時期的徐國是東夷的一個重要支系,疆域主要在淮河流域,曾經為東夷集團中最強大的國家,並在徐偃王嬴誕時稱雄一方,然而后來國勢日衰。齊桓公的諸多夫人中有一位“徐嬴”(《左傳·僖公十七年》),就是東夷徐國的女子。郯國也是東夷的一個重要支系,《左傳·宣公十六年》提及“郯伯姬來歸,出也”,郯伯姬是嫁於郯國國君的魯國女子。此為東夷郯國與魯國通婚証據。

  春秋時期的須句為封姓國,屬於東夷族。639年,邾國滅須句而並其地,須句君逃亡到魯國,請求魯僖公助其復國(《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第二年,魯軍出師伐邾,奪取須句,並護送須句君回國復位。魯僖公之所以這麼做,正是因為他的母親成風是來自須句國的女子。魯庄公與成風的婚姻屬於異族婚姻。

  莒國在夏代就已經存在,經過商代,在周初被武王分封於莒地,戰國初年為楚國所滅,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600多年。雖然這樣,它卻由東夷少昊部落的后裔所建立。春秋時期,魯國貴族公孫敖的兩位妻子戴己和聲己姐妹都來自莒國,后來,公孫敖又為堂弟襄仲向莒國求婚,他看到新娘美麗動人就自己娶了她(《左傳·文公七年》)。魯國另一位貴族公孫嬰齊的妻子也來自莒國(《左傳·成公八年》)。這幾段婚姻都是異族婚姻。

  在今天的甘肅地區發現了很多兩周時期的人物形象,他們深目、高鼻、眉毛較粗,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征。如靈台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人頭形鉤戟,高25.5厘米,寬23厘米﹔直內,人頭形銎﹔人物呈現深目高鼻特征,下頜有須,眉毛較粗(圖一)。又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家?戰國墓地3號墓出土了一件人形鉛俑。高7.3厘米,臂長5.8厘米,厚1.4厘米﹔呈行走狀,戴尖頂帽,帽尖向前彎曲,兩側有護耳,穿交領上衣,左衽,腰系帶,腳穿長靴(圖二)。張家川馬家?戰國墓地還出土了8件金人面飾。圓眼,嘴、鼻和眼凸起,眉毛下彎,胡須上翹,戴尖頂帽(圖三)。這樣的形象還有不少(王輝《甘肅發現的兩周時期的“胡人”形象》)。關於這些歐羅巴人種特征的人形文物的來源,一方面應是從外國流入的,另一方面應是很多歐羅巴人在兩周時期進入甘肅地區,當地的人們根據他們形象鑄造而成。這些人在這個地區生活應當會與當地居民婚配。

  商周時期的異族婚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為華夏族的發展和內涵的豐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另一方面,異族通婚誕生了很多卓越的個體,如契、后稷、晉文公、趙盾、趙襄子等,他們的進取精神和開拓能力極大地推動了歷史的前進(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同時,為后來歷史時期和親政策的提出和執行提供了切實的歷史借鑒。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