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曾梵志新作走進盧浮宮:自由女神被解構為寫意式雕像

2014年10月22日08:41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曾梵志新作走進盧浮宮

  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德拉克洛瓦創作於1830年的《自由引導人民》被認為是最受亞洲觀眾關注的藏品之一。

  曾梵志創作了四個版本,此次與德拉克洛瓦的對話是第四版,自由女神被解構為寫意式的雕像。

  “盧浮宮閉館關燈后,那些偉大藝術作品藝術大師的靈魂從畫中走出,我希望知道他們怎麼評價我的作品”,因著新作《從1830年至今》於巴黎當地時間昨晚在盧浮宮的展出,當代藝術家曾梵志或許能實現他的願望。近日,曾梵志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了此次在盧浮宮展覽的台前幕后。他說,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曾對他的創作生涯形成絕對性影響,“技巧與情緒孰輕孰重一直是一個被爭論的命題。當站在原作面前時,我發現德拉克洛瓦用自己的方式早就給出了答案,偏執於任何一面都是對自己的局限,讓你無法進行自由創作。”

  自10月22日至11月17日(巴黎當地時間),觀眾將在盧浮宮看到德拉克洛瓦和曾梵志的對話。對話場所德儂廳以19世紀繪畫藏品見長,而德儂廳中懸挂《自由引導人民》的“紅廳”區域,更因專門展示浪漫主義繪畫作品而與法國藝術史具有最密切的淵源。

  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德拉克洛瓦創作於1830年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被認為是最受亞洲觀眾關注的藏品之一。應盧浮宮之邀,曾梵志以其為母題進行了一次再創作,並將其命名為《從1830年至今》。兩幅畫作雖是等大,但之間的差異卻顯而易見。德拉克洛瓦畫中的自由女神形象,被藝術家所想象的革命者所簇擁﹔而曾梵志的新作中,自由女神被解構為寫意式的雕像,背景部分的人物群像則被他標志性的亂筆線條所替代。

  曾梵志創作了四個版本,此次與德拉克洛瓦對話的是第四版。曾梵志介紹,在《從1830年至今No.1》中70%至80%都遵從了原作,“我希望它擁有一種古典的韻致”。但在創作臨近尾聲時,“我盯著自己的作品,突然卻發現自己被眼前清晰的圖像禁錮了。我完成了一個‘自由的故事’,卻突然想去破壞它,於是接下來又創作了三個版本。”在這三個版本中隻保留了自由女神的形象,曾梵志用簡單的方法勾畫后,又讓她被反復覆蓋,“最后我發現她從一個肉體逐漸變成了一個雕像。”

  ■ 延伸話題

  進盧浮宮“正廳”是有門檻的

  近年來,國內時常有“某某畫家在盧浮宮舉辦展覽”的消息。不過這些展覽很多於盧浮宮地下一層的卡魯賽爾展廳展出。作為當年法國政府“大盧浮宮”計劃擴建后的展覽場地,卡魯賽爾展廳是一個集餐飲、購物、文化消費為一體的商業場所,由相關公司負責經營,憑借盧浮宮的品牌賺取商業利益。去年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談及了盧浮宮商業運營中的租用場地問題。當時,馬丁內茲含蓄地指出,卡魯賽爾展廳舉辦如此多的展覽,目的在於與各行業建立起專業的合作關系——當然展覽的質量也需要保証。

  在引入當代作品的展覽方面,盧浮宮有著自己的內部項目,且不少是讓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與館藏形成對話。2009年法國華裔藝術家嚴培明就受邀展出“蒙娜麗莎的葬禮”,嚴的創作就位於懸挂《蒙娜麗莎》那面牆的背后。

  ■ 緣起

  為何對話德拉克洛瓦?

  此次的對話可以說發軔於三年前。曾梵志指出,2011年在香港一個活動上遇到盧浮宮的時任館長亨利·魯瓦耶特,“我們對話一拍即合,於是生起展覽合作的想法,希望借展覽帶動更多關於‘古典與當代’的討論。”如何介入這場“古典與當代”的討論?曾梵志選擇了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曾梵志告訴記者,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是在1985年,它印在歷史教材上,隻有郵票大小,卻對自由女神的形象和突破性構圖留下了很深印象。而十年后第一次看到原作后,曾梵志覺得在盧浮宮所有的古典油畫作品中,該作帶來的視覺沖擊最強,“原作的尺幅很大,人物的繪畫技巧異常豐富細致。場景是凝固的,作者的主觀視角卻非常明顯,具有非常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曾梵志透露,在其最早成名系列《協和三聯畫》中表現的都是群像,看上去描繪的都是客觀日常生活,但刻畫人物的方式卻又是完全主觀的,“這種將思考與現實結合起來的方式讓我擺脫了創作風格的束縛,這應該歸功於《自由引導人民》帶來的啟發。”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