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編鐘等大量精美器物,震驚世界,距今約三千年的曾國由此引發考古界和史學界疑惑——如今的隨州(史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隨國),為何出土的卻是曾國文物?昨日國內權威專家正式給出答案:曾國和隨國指的是同一個諸侯國。
昨日,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保護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曾國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認為,隨著西周和春秋時期曾侯墓地和曾國文物的大量發掘和研究突破,曾國一脈相承的發展歷程已經大致清晰,有關曾、隨關系的長期爭論可以告一段落。
據了解,湖北省考古專家此前根據對已發掘文物的整理,發現重要銘文,並提出“曾即是隨”的觀點,得到學界普遍認同。最新學術研究,通過對曾國青銅器銘文的進一步研讀,發現曾國的始封國君為南宮括,南宮括曾輔佐周文王與周武王,由於功績顯赫,因而受到周成王的分封﹔曾國的建立,是西周王朝經營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實現了周王朝對江漢地區的有效控制。從現有的發現來看,曾國和隨國應該是一國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