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專家談"屌絲""逼格"等詞語:可將其稱為臟語言

魏潤身

2015年01月28日11:01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專家談"屌絲""逼格"等詞語:可將其稱為臟語言

  “屌絲”、“逼格”等詞語在網上盛為流行。正在召開的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協委員呼吁減少網絡語言污染,加強對漢語的保護。此消息一出,立刻得到各大網站轉載。

  隨著網絡發展,型男、躺槍、大媽、美眉、草根、山寨層出不窮,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在人類的文化長河中,語言的變化發展同樣是一個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過程。精華必被傳承,糟粕定會淘汰。但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保護本國語言純潔性的責任與義務,它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是珍貴的文化傳承與遺產。

  “屌絲”“逼格”等語言確實不好聽,粗俗,猥褻,因為它們都諧音到了與性相關的含義,實則是對通體兩性的不嚴肅與不尊重,甚至罵得惡狠狠、赤裸裸。它不應當被傳播,被肯定。粗俗、猥褻的語言不健康,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臟語言。

  臟語言出現的同時,當下還泛濫著一種很不入耳的賤語言。三四十歲的男女把自己說成是男孩(隻)子,女孩(隻)子,本來爸爸、媽媽、叔叔、姑姑的尾音都是輕聲,叫起來多麼輕鬆多麼親切,可是多少男爺們兒、女漢子們在電視的熒屏裡非得管爸爸叫爸爸(都為四聲),管媽媽都叫媽媽(都為一聲)。完全違背了語言輕聲的多項規律與原則,將親切方便的叫法拗口而出,不外是受了日本萌動畫萌文化的熏染,有何此種必要?兒童不會輕聲可愛,大人該輕的時候不輕啥意思?

  “我有看過啦,我有去過啦”,“系(是)偶(我)、灰常(非常)、醬紫(這樣子)”更無聊——女國音加港台腔,給人印象的只是低級庸俗與哂笑。

  魏潤身

  (首師大文學院教授)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