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杭州小學期末考題腦洞大開:唐僧把徒弟發配插班

金丹丹 鄭司琪

2015年02月02日13:17    來源:今日早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杭州小學期末考題腦洞大開:唐僧把徒弟發配插班

  玩著玩著,就把期末考“玩掉”了

  盤點杭城小學校園那些腦洞大開的考題

  □本報記者 金丹丹 鄭司琪

  大學學長們有“神”考題了,這幾年,屬於小娃娃們的歡樂考題也在悄悄出現。

  雖然,接下來還有最大一波期末考試要在本周進行,但學堂君收到爆料,N道腦洞大開的神題已經誕生。

  有了這些神題,原本嚴肅的期末考也變得歡樂起來了。

  歡樂考題一:

  如果唐僧把徒弟發配到六年級插班……

  一位杭州上城區的六年級娃跟學堂君神秘兮兮地爆料:“我們這次作文題很穿越哦,寫得完全停不下來!”

  還有家長爆料說,每次都特別關注孩子的作文題,一直感覺“出卷有個固定的模式,很少是有意思的”,但這次的作文題,“大家在飯桌上討論了好久,真是有味道!贊!”

  學堂君很好奇,就去了解了一下,這“神題”是這樣的:

  你一定讀過《西游記》或者看過《西游記》動畫片,孫悟空、豬八戒等形象的性格特征讓你忘都忘不了!請根據下面文章的開頭部分,展開合理想象,以《西游記》故事新編的方式,續寫這篇文章。

  且說唐僧師徒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從西天取得真經后便開始修行起來,修行了一個又一個世紀。無奈三個徒兒悟性不夠,難以參透佛經精華。唐僧深感苦惱,思量再三,決計將其中一位打發到某學校六年級某班插班,以提高其文化素養……

  學堂君看了題后也不由腦洞大開……一篇微小說開始在心中醞釀開來。

  聽說,考完語文后,很多六年級同學都迅速討論了起來。

  有同學寫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上數學課,把數字都想象成了好吃的東西,“1”是薯條,“2”是雞腿,“3”是……於是,上課就很心不在焉了。

  有同學寫活潑好動的孫悟空自創圓周率的算法,用金箍棒一轉畫出一個圓,再拔出一根毫毛,量半徑,再算出π來。

  有同學寫起了好色顏控的八戒插班,調戲起了語文老師……

  好幾位參與改卷子的老師說,很多孩子的創意都在意料之外,經常會被驚喜“閃”到。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的魯哲清老師說,這個作文題很有新意,沒法“套題”,完全看學生的現場發揮,反映真實的水平,而且把課外閱讀和生活的體驗融為一體。

  魯老師說,她很欣賞這種作文的形式,希望這是今后考試習作的一種趨勢。另外,魯老師覺得,這個題目,給孩子提供了比較大的發揮空間,很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西游記》裡的人物,孩子都很熟悉、喜歡,每個人物都耳熟能詳,而之中的人物來到學校,把神話人物和現實生活、學習體驗結合在一起,孩子們很有話。”

  杭州市天長小學的鐘玲老師對這十多年來的作文題變遷很有感觸。她說,起初的作文題,和教材的結合非常緊密,但也因為結合緊密,“套題”的現象多了,后來,很多作文題是讀完一篇短文,結合材料再寫,避免了“套題”,而今年的作文題,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強調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個性表達,更多元和開放,考察孩子真正的能力,包括課外閱讀的基礎、思考、獨立謀篇能力等等。這也是作文教學上的一個方向。

  歡樂考題二:

  選1000元大禮送給最想感謝的人

  今年是小學低年級無紙化考試正式推廣的第二年,不少學校都設計了創意的無紙化方案。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早在2010年就推行了期末的無紙化考試,不過往年主要針對的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今年三年級的孩子也嘗到了甜頭。霞灣校區三年級有道闖關題,不單好玩,而且用上了高大上的學具iPAD。

  題目是這樣的:

  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回首2014我的生活和學習,最想感謝我的( )。在新年裡我想用自己壓歲錢中的1000元,利用學具ipad為我最想感謝的人選兩項新年禮物。這兩項禮物分別是( )和( ),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約花了( )元。(請選單詞卡擺出價格)最后祝願大家:Happy new year!

  1.四人小組合作在ipad中每人搭配選兩樣不同的新年禮物,盡可能每人選的不一樣。選擇時用英語:“I like this one。”來表達。

  2.最后一個填空總價請移動英文數字單詞,邊移動邊讀出數字單詞。(比如:禮品的總價為123元,就擺這樣三張卡片表示:one、two、three)

  在孩子們的禮物清單裡,有溫暖牌的漂亮圍巾、全套化妝品、blingbling(閃閃)的首飾、精致的鋼筆、厚實的手套、充滿現代感的電動剃須刀……

  學堂君在現場發現,blingbling首飾的入選率很高,有同學是送給媽媽的,有同學是要送給老師的,他們說,想要讓她們在新年裡都美美的!

  這道考題看上去“萌萌噠”,其實背后暗藏玄機。學堂君請霞灣校區的朱俞雲、王勤老師細細道來。

  “題裡最直觀的是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你發現沒有,每個禮物的標價都很‘復雜’,這其實是考‘多位數相加’的能力,而兩個禮物總價不能超過1000元,則考驗估算能力。買禮物,又很生活化,是過年很真實也很日常的一個情境。在做題之前,要先讀一段長長的題目,也能看出閱讀能力。”

  “禮物是要送給最想感謝的人的,禮物的設計也滲透著感恩教育。而整個題目是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盡可能每人選的不一樣,又體現了團隊合作能力。”

  這麼多的“機關”,非常考驗出題老師的腦細胞啊。學堂君聽說,這些題都是出題小組老師集體智慧的成果,一次次頭腦風暴,從策劃到最終定稿,花了差不多有一個月。

  朱俞雲老師說,無紙化考試,這些年其實也在進階,最早的無紙化,是學科性的單項過關,比如背詩、講故事等等,然后,改進到了游園項目,再到現在,把學科、趣味、體驗結合在一起,各學科完全整合。

  歡樂考題三:

  搭積木,小朋友的創意讓你想也想不到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是怎麼教你認識長方體的嗎?老師會告訴你,一個長方體共有幾個面,幾條邊,哪幾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記記背背的東西一聽就讓人覺得頭大。

  在杭州長江實驗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期末“考試”中,孩子們要用四塊大小一致的長方體拼出一個更大的長方體,看看誰的方法更多,更巧妙。

  設計出這個考題的備課組組長姜曉青老師告訴學堂君,因為今年一年級數學教材有所變動,將平面圖形的學習放在了一年級下冊,而一年級上冊孩子們要先認識立體圖形,所以備課組選擇了這樣一種看似簡單有趣其實很頭腦風暴的游戲方式,“如果你光在腦子建立模型,不動手去做的話,是想不出幾種方法的。”姜老師說,比起死記硬背長方體的“長寬高”公式,這種貼近生活的動手方式更有利於讓孩子搭建起空間的概念。

  為了給孩子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老師們在選擇積木模型時特意選擇了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的長是寬的兩倍,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組合方式。結果一場游戲下來,一年級的孩子們足足想出了12種不同的組合方法,按照游戲最初的設計,隻要一個孩子能夠搭出六種不同的長方體,就可以獲得三顆五角星,結果不僅大部分孩子都拿到了星星,最高的還挑戰出了八種,這大大超出了老師們的預料。

  “我們數學組的老師自己也搭過,隻搭出了七八種,大人們往往會陷入一種思維定式,而小朋友的創意真是令你想也想不到。”姜老師說,她在現場兜兜轉轉看了一圈,都暗暗為孩子們的“腦洞”感到吃驚,有的小朋友搭完一種,將積木稍微旋轉一下馬上又拼出了另一種長方體,“像這樣的動手方式,隻在課本上怎麼解釋得清楚呢?”

  學堂君自己用筆在本子上畫了幾塊長方體,拼來拼去也隻想到了幾種,看來不動動手,還真解不開這道數學題!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