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新作《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文版受到中國讀者熱捧。在日本,中國作家閻連科的《受活》同樣引起關注。近日,閻連科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中文譯名:推特)文學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此前獲得過該獎項的作家有美國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胡諾特-迪亞斯,法國作家龔古爾獎獲得者勞倫-比內等。
閻連科的獲獎,打破了中國文學在日本的長期沉寂。
閻連科的作品《受活》日文版(日文版翻譯《愉樂》)於去年底在日上市,創造了中國作家作品在日銷售的奇跡,四個月之內再版三次,此前在日再版過的中國小說僅有賈平凹的《廢都》。
《受活》在日熱銷是奇跡
據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教師、詩人田原介紹,閻連科的《受活》日文版從2004年開始籌備,經過十年的翻譯,終於在去年底面市,首印8000,目前已經再版三次,每次加印3000冊。
“中國文學在日本還是相對邊緣的,《受活》在日本的熱銷是一個奇跡。”田原說,中國文學翻譯成日文的並不是太多,以前有魯迅,后來就是莫言、殘雪、閻連科、賈平凹和余華等。莫言大概有十部作品被翻譯成日文,緊隨其后的就是殘雪,大概七八本。閻連科在之前也有《為人民服務》《丁庄夢》等幾部著作被翻譯成日語,賈平凹和余華也有兩三本小說出過日文版。但是大部分中國作家小說在日出版之后就銷聲匿跡,隻有賈平凹的《廢都》當年再版過,首印4000冊,再版1000冊。
但是,這次《受活》的上市打破了一貫的沉寂。據介紹,《受活》上市當月,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幾家報紙《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均刊發書評。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在《日本經濟新聞》上以《充滿深深絕望的現代中國寓言》發表書評,他認為,“閻連科的絕望仿佛比魯迅還深。”更多的評論認為,除了與當下中國現實的連接,閻連科小說的結構和虛構能力,以及他的語言都具有創造性。
為什麼《受活》能受到日本讀者的追捧,田原分析道,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和這部作品的獨特性和經典性有關,閻連科對人性深刻的揭示,他的隱喻的深度,對中國當下現實的思考,以及他的獨特的想象力和結構虛構能力,都對日本人形成一種沖擊力。當然和閻連科去年獲得卡夫卡獎也是有關聯的,關注他的人更多了。另外,和出版社的經營也是有關的,他們以一本經典作品的方式在運作這部小說,定價非常貴,50美金,但是讀者依然趨之若?。”
亞洲作家首次獲得此獎
正是因為讀者的喜愛,日本Twit-ter文學獎將2014年度作家獎頒給了閻連科。
Twitter文學獎是民間發起的文學獎,主要發起人為豐崎由美。2011年她舉辦了首屆Twitter文學獎,今年是第五屆。這個獎的有趣之處在於,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不能參加投票,投票的都是文學愛好者,通常情況是發起人發出“今年最有意義的小說是哪一部?”的倡議,讀者在twitter上推了,就是一票。
Twitter文學獎每年頒發給一位日本作家和一位海外作家,讀者口味非常多元。海外作家獲獎者的第一位2010年是米蘭達?裘萊,一位寫時尚小說的藝術家。2011年是多米尼加裔美國作家胡諾特?迪亞斯,1996年他以處女作《沉溺》引起巨大反響,一舉成名,這部自傳色彩濃厚的短篇小說集已成當代文學經典。時隔十二年,他的長篇小說《奧斯卡?王爾德短暫而奇妙的一生》甫一出版便獲2008年普利策獎。2013年獲獎者索羅金是俄羅斯最著名的當代小說家,1955年以長篇小說《瑪麗娜的第三十次愛情》轟動文壇。1999年,《藍色脂肪》橫空出世,並一路暢銷至今。2013年獲得者法國作家勞倫?比內,曾經獲得過龔古爾小說獎。
“在日本文學翻譯界一般矚目的都是歐美作家,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是一件劃時代的事情。”《受活》日文版翻譯谷川毅說,憑借這部小說,谷川毅也入圍了日本文學年度翻譯大獎,最終結果將於下月公布。
閻連科超越母語寫作
中國文學為何在日本長期處於邊緣,不太被日本讀者接受呢?田原說,中國文學這麼多年一直在說要走出去,但是很多作品出版是出版了,但是在海外毫無影響力。從文學本身來講,中國作家的寫作太瑣碎,視野不夠開闊,“中國作家不太考慮世界性的主題問題,當然有很多主題不是作家能夠抓住的,一個作家永遠寫自己最激動最熟悉的東西很正常,但是他們很少去思考這些東西在世界上的意義有多大。”
另外,翻譯也是一個問題。“有的中國作家的語言很好,但是僅此而已,小說更重要的是它的結構,無限廣大,無懈可擊的龐大的結構,還有就是內容的經典性,虛構的能力,一個大作家和小作家的區分,越過母語看得一清二楚。中國的小說始終在想象力和結構敘述方面沒有達到世界最好的水平。很多中國作家,在母語中寫得再好,經過翻譯都被遮蔽了,它就是一個二流的小說,虛構能力太差,你抵達不了外國讀者期待的高度。”
田原認為,很多中國作家沒有辦法走向世界的原因在於他們無法越過母語來看自己的作品,“很多人認為語言是不能超越的。但其實,語言上有創造性就可以超越母語。閻連科的語言充滿激情和詩意,創造性非常強,語言是詩化和飽滿的。他的作品非常獨特,有著飛揚的想象力和龐大的結構虛構能力,很少從他的作品裡看到別的中國作家的影子,非常獨特,這就是創造性。”
田原指出,閻連科的作品,賣得好的還是《受活》《丁庄夢》這些著作。
(據北京青年報)
加讀
閻連科:
靠語言和結構獲獎
在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后,閻連科此次又在日本獲得了Twitter文學獎。
接連獲獎,閻連科自然高興。但閻連科表示,自己高興的不只是作品獲得肯定,而是讓日本讀者了解中國當代文學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麼沉寂,在語言和結構上能給他們帶來新鮮感。
對於該書在日本的暢銷,閻連科說:“《受活》這本書屬於純文學作品,在日本的受眾主要還是文學愛好者。”
實際上,很少有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引起日本讀者關注。對此,閻連科說:“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后,我們的文學作品很長時間是革命題材多一些,形式相對單一,也比較封閉,日本讀者不太感興趣。后來到了上世紀80、90年代,曾經引起日本讀者一陣興趣,但是新鮮感過后也就沉寂了。”
為何日本讀者對《受活》感興趣?閻連科回答,這部小說的想象力、故事結構,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可能引起了日本讀者的興趣。
(據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