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西晉滅東吳王濬功勞大 為何卻遭到一片指責?

2015年04月01日07:45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王濬功勞大,卻遭到一片指責聲

 

  王濬是個居高臨下的戰勝者,孫皓是個垂頭喪氣的俘虜。然而回到洛陽,王濬卻過得很憋屈,每天在焦慮煩躁中度過﹔孫皓沒心沒肺,反而過得逍遙自在,喝酒玩樂,瀟洒得很。

  “二王”結下了梁子

  滅吳主要的三大統帥是王濬、杜預、王渾。杜預、王渾各管中游、下游,自掃門前雪。王濬的水軍卻要長途跋涉,從成都到建業,沿著長江橫越西東。按照規矩,在荊州境內,王濬受杜預節制﹔到了下游,受王渾節制。

  59歲的杜預很尊重這個比他大16歲的王老將軍,對手下將領一個個打了招呼:王濬來了,你們都要聽他的,不要擺譜。

  因此王濬經過荊州時一帆風順,談笑越過萬重山。

  然而到了下游,王渾卻很夾生,引發了“二王”之爭。爭論的焦點隻有一個,那就是:東吳那個令人垂涎的成熟桃子,到底讓誰先摘?

  對於王渾來說,他滿腔憤恨,有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第一,是忌恨。東吳的中央軍是他消滅的,自己又是安東將軍(屬三品),比龍驤將軍(屬於雜牌)的王濬地位高。孫皓卻到王濬處投降,讓王渾情何以堪。

  第二,是悔恨。從距離來講,他離建業最近,王濬千裡之外,居然跑在他前面。

  王渾消滅東吳主力后,屯兵江北,然而他得了恐懼症。如同買彩票多年,突然得知中了大獎,腿發抖,頭眩暈,這是夢是真?不敢相信富貴近在咫尺。去兌獎處的路上,他猶豫了,害怕榮華富貴成一場春夢。他就在江邊等待王濬的大軍,兩個人一起去拿大獎,膽子就大多了。

  手下的人勸他:快醒醒吧,王濬到了,哪會聽你的,肯定奔著去搶頭功。

  王渾想:我比他官大,憑什麼不聽我的。

  等到王濬逼近建業時,王渾派人通知王濬,到營中議事。王濬望著依稀可見的東吳皇宮,早已心潮澎湃,熱淚上涌。他已75歲了,還能活幾年?實現這個一生的夢想,死,也值了。於是隻給了王渾一個絕塵而去的背影。

  等到接受孫皓投降,一時風光無限。但激情過后,多年的精神動力隨江水而去,王濬慢慢冷靜下來,明白鑄成大錯。趕緊將孫皓押送到王渾處,並把首功讓給他。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裂痕已難以彌補。

  武帝妥協地處理矛盾

  王渾寫了一封奏折向晉武帝司馬炎告狀,說王濬不受他的調遣。王渾和司馬炎是親家,王渾的兒子娶了司馬炎的女兒,所以他才這麼牛。大臣們見風使舵,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對立大功的都懷恨在心,多成了王渾的同盟軍,對王濬的指責遍布京城。

  等到王濬回到洛陽,才發現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禮炮,是雪片般的彈劾,罪名多是莫須有,要被交付廷尉。司馬炎還是比較清醒和仁厚的,處理方法很簡明,痛批了王濬的不守規矩,然后把“二王”全部升官。當時廷尉劉頌給兩個人定功,以王渾為上,王濬為中。武帝看到后大怒,降了劉頌的職。最后王渾升為征東大將軍(二品),王濬為輔國大將軍(三品),但實際待遇已與王渾相近。只是爵位上稍次,王渾為公,王濬封侯。

  司馬炎用心良苦,然而王濬始終憤憤不平,因為受王渾一派人的壓制,還是常被告狀。每次見到晉武帝時,王濬總要反復陳說自己征伐的勞苦,稱自己被誣告,說到激動處,拂袖而去,都不向晉武帝打招呼。晉武帝每次都寬容這位年老的將軍。

  王濬的好朋友范通主動登門,說:你的功勞是很大的,但還不完美。

  王濬問:你是什麼意思?

  范通說:你凱旋后,應當悄悄回家,再不提平吳的事。如果有人問您,您就說,這是皇上的英明決策、諸將的努力,與我有什麼關系啊。

  王濬說:我又不是爭功,但要把這個理掰掰清楚。當年鄧艾就是無從辯白,才遭慘死。

  范通說:你一定要爭這口氣,那讓王渾怎麼下台?不是給皇上難堪嗎?

  王濬突然驚醒,從此沉默寡言,絕口不提平吳之功。當他平靜下來,喧囂退去,才發現其實很多人是站在他一邊的,為他申冤。

  武帝對他更加寵信,不久又升了他的官。王濬此后少問政事,縱情享樂,生活極度奢華。幾年后平靜死去,終年80歲。

  孫皓活得逍遙自在

  孫皓被押到洛陽后,晉武帝封他為歸命侯,衣服車乘都給他備齊了,還有一堆福利,田三十頃,每年谷五千斛,錢五十萬,絹五百匹,綿五百斤。可以說衣食無憂,過著富貴閑人的生活。

  他雖然是個昏君,但口才卻很不錯,到了西晉有幾則故事流傳。

  武帝的寵臣賈充想奚落孫皓幾句,問:聽說你在南方挖人眼睛,剝人面皮,這是什麼樣的刑罰?

  孫皓說:如果一個大臣弒殺他的國君,或者奸險狡詐對國不忠,就用這種刑罰。

  賈充慚愧不語。因為晉還沒有篡魏時,賈充堅定地站在司馬氏一邊,指使成濟殺死了魏國的皇帝曹髦,屬於弒君的臣子。

  雖然得罪了權臣賈充,孫皓卻是個淡定哥。即使在武帝面前,他也是從容不迫,絲毫沒有緊張或者自卑。

  晉武帝派人把孫皓及投降的吳人帶來相見,孫皓上殿向晉武帝叩頭。晉武帝指著旁邊的座位說:朕設這個座位等待你已經有很久了。

  孫皓答:我在南方,也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陛下。

  從孫權稱帝,到孫皓失國,吳國共51年,是三國中立國最長的,也是最后一個滅亡的。曹魏47年,亡於266年﹔蜀漢,43年,亡於263年。

  吳亡后的4年,即284年,孫皓死去,活了42歲,葬在洛陽。揚子晚報記者 楊民仆 (東吳歷史至此全部結束,明天起講述西晉歷史)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