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裝訂的微型書每一頁都可以翻開
南紅瑪瑙微刻作品
近日,世界上文字密度最大的純金微刻線裝書——賈氏微刻《三國演義》在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全部裝訂完成。自2012年5月開始創作,歷時近三年,這部純金微刻線裝書終於完整地展現在世人眼前。這也是繼2009年完成微刻《紅樓夢》之后,微刻大師賈宗赤創作的又一部微刻巨作。
同時,賈宗赤表示完成《三國演義》微刻作品后不再進行大部作品的創作,下步將致力於微刻技藝的傳承工作,並委托本報傳遞出向全世界招收傳承人的願望,希望有更多的愛好者把這項技藝傳承並發揚光大。匪夷所思
金片刻《三國演義》每平方厘米刻兩萬字
與6年前微刻《紅樓夢》一樣,賈宗赤創作的這部微刻《三國演義》也是採用黃金來作為微刻材料。所不同的是,微刻《紅樓夢》所用的金片是在黃金企業定制,這次微刻《三國演義》所用的金片則全是賈宗赤個人手工打磨的,而且比起微刻《紅樓夢》所用金片,微刻《三國演義》的金片更小、更薄。微刻《三國演義》的金片長8毫米,寬5毫米,厚約0.15毫米,8片金片拼在一起也才隻有手機卡般大小。
這部世界上文字密度最大的純金微刻線裝書成書規格長8毫米,寬7毫米,採用手工線裝,共四冊。第一冊18片純金金片,第二冊13片,第三冊13片,第四冊12片。全書含每冊封面及序、跋共計使用56片純金金片。除去裝訂成書的每冊封面及序、跋,其中《三國演義》正文全文63萬字,共用46片純金金片微刻(兩面刻寫)。平均刻寫密度為一平方厘米兩萬個漢字,整部賈氏微刻《三國演義》全文刻寫面積31平方厘米,僅相當於一張普通名片的三分之二大小。
艱辛創作
五百小時打磨刻筆五千小時微刻創作
鑲嵌純金金片進行微刻,是賈氏微刻獨創的標志性藝術特征。而這部賈氏微刻《三國演義》所用的金片,是賈宗赤憑手工打磨制作的。金片由最初的約1毫米厚,慢慢進行捶打,當厚度達到約0.2毫米時,開始用砂紙進行打磨拋光。僅打磨拋光這道程序,所花時間就超過了100個小時以上。
“賈氏微刻能創作出細逾毛發的微刻字畫作品,其微刻工具——刻筆至關重要。這些微刻工具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微刻用的刻筆是用特殊合金鋼針經過多次打磨而成的,其筆尖粗細僅相當於頭發的十分之一。由於筆尖太細,打磨程序無法用機器來完成,隻能根據經驗,用手指按著慢慢打磨。”賈宗赤說,打磨刻筆是最費神費力的,經常情況是:筆尖已經打磨得差不多的
時候,手指上力道
稍微沒控制好,
不 知 不覺,筆尖就斷了。這個時候還不能煩躁心急,隻能穩下心來,繼續再磨。有的時候,磨刻筆的時間還要比微刻的時間多。創作這部賈氏微刻《三國演義》,前前后后光打磨刻筆的時間,就至少花了500個小時以上。
“微刻創作更是對毅力和耐性的極大考驗。我這部微刻《三國演義》是按每平方厘米20000字的密度來刻的,這是什麼概念呢?就相當於用一根頭發放上去可以蓋住兩行字。2009年完成的微刻《紅樓夢》,平均密度在每平方厘米5000字左右,比起微刻《紅樓夢》,微刻《三國演義》字體更小,難度更大。”賈宗赤說,從2012年5月開始創作起,平均每天堅持刻5個小時左右,除了偶爾走親訪友和身體不適,在近3年的時間裡,花在微刻《三國演義》上的時間總計超過了5000個小時。
賈宗赤介紹,完成《紅樓夢》微刻作品后,他的眼睛一度充血,險些造成失明,但他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決定再創作一部經典名著《三國演義》。賈宗赤花上百小時打磨金片,花數百小時打磨刻筆,再花幾千小時進行數十萬字的微刻創作,超乎想象的毅力在賈宗赤這位古稀之年的微刻藝術大師身上,閃現出了超強的能量。
申報紀錄
欲創第三項世界紀錄已提交基尼斯總部
2002年由賈宗赤創作的微刻作品《老子》、《庄子》,創大世界基尼斯“微刻書法作品之最”,該作品同年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2009年由賈宗赤創作完成的微刻《紅樓夢》,創大世界基尼斯“字數最多的黃金微刻作品”。現在,在興文縣委、縣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賈宗赤已於日前將這部賈氏微刻《三國演義》正式向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提交申報,准備創造其第三項基尼斯紀錄。
賈宗赤介紹,微刻作品用黃金做材料,不腐蝕、不氧化,可以長久地保存下去。同時,微刻作品的特別呈現,給人展示了特殊的美感,表達了另外一種藝術之美。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呂濟民先生曾親筆題詞盛贊賈氏微刻:“筆法遒勁、微刻恢宏”。目前,賈氏微刻已經形成流派風格的微刻藝術,深厚的書畫藝術功底、微刻表現形式多彩紛呈,有著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招募傳人
感興趣者可撥打本報熱線028-96111報名
2006年賈宗赤開始創作微刻《紅樓夢》,歷時3年完成。2012年開始創作微刻《三國演義》,又是一個3年完成。中國文學四大名著的微刻已由賈宗赤完成兩部,剩下的《西游記》和《水滸傳》就將交棒到賈氏微刻第五代傳承人賈亮手裡。
“我從小就跟父親學習書法篆刻,打下了比較扎實的基礎,從2009年開始我專注於微刻,幾年間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跟父親所取得的成就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父親的微刻文字密度能達到一平方厘米八萬個字,我現在能達到一平方厘米一萬五千個字。在微刻藝術的道路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賈亮說,作為賈氏微刻目前第五代唯一的傳承人,肩上重擔十分艱巨。
賈宗赤介紹,微刻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藝術門類,對於學習、傳承者有著多方面苛刻的要求。比如身體條件,手要穩,眼不花﹔心理條件,能耐住寂寞,不易煩躁﹔藝術條件,要有一定的書法繪畫篆刻基礎等等。
“受到這些條件的限制,賈氏微刻跟其它很多非遺項目一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近年來,隨著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對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支持,賈氏微刻的傳承保護工作已經取得實效。”賈宗赤說,《三國演義》雕刻完成后,自己將不再創作大部作品,下一步將全身心致力於微刻技藝的傳習所工作。
同時,他希望借助華西都市報、華西城市讀本的媒體平台,向全世界發出招募傳承人的邀請,將把技藝毫不保留地傳授下去,希望有更多純碎的愛好者把這項技藝傳承並發揚光大。如果你有興趣,如果你有將這項傳統絕技傳承並發揚光大的志願,可以撥打本報新聞 熱 線 028—96111進行報名。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張勇(受訪者供圖)人物
賈宗赤
簡介:賈宗赤,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人,今年71歲,世界級民間藝術微刻大師。他的微刻作品,被稱為“華夏一絕”,2011年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人尊稱他為“世界微刻大師”,他卻自號“川南布衣”,偏安小鎮。
2002年,他在20平方厘米的透明光碟上刻下89000字的《老子》、《庄子》全文,以每平方厘米4000多字的密度被評為“2002年大世界基尼斯微刻書法作品之最”,這部作品同時也被故宮博物院收藏。2009年,他在黃金上刻下《紅樓夢》,以每平方厘米7000字的紀錄再次成功申報基尼斯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