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界

歷史名城泉州:古文化遺產教學進幼兒園課堂

廖靜

2014年08月15日18: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歷史名城泉州:古文化遺產教學進幼兒園課堂

  原標題:歷史名城泉州:古文化遺產教學進幼兒園課堂

  “我們東亞文之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觀園’,我們有責任將之與幼兒教育結合,形成古文化傳承的‘活動紐扣’。”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講解員范怡婷在連日來的古文化遺產教學進幼兒園的課堂上表示。

  據介紹,整個暑假將有30多場古文化遺產教學活動將進入幼兒園課堂、兒童暑期夏令營。14日,范怡婷告訴記者,“將拍胸舞、媽祖信仰、泉州花燈等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之中,而泉州花燈的教學將成為其中的‘重頭戲’。”

  泉州花燈是福建省著名的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挂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打造“僑鄉泉州不夜城”。其制作起於唐代,盛於宋、元,延續至今,是南方花燈的代表。

  泉州市初等教育、學前教育科科長陳軍萱介紹,“花燈等古遺產教學進幼兒園的的課堂,即可以讓小孩子感受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樂趣,也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等,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推廣。”

  當問及上課的孩子們喜歡花燈的原因,孩子們炸開了鍋:“花燈好看”、“很好玩”、“可以了解花燈”、“花燈是我們古老的文化”、“以前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看到花燈”、“可以作為特殊的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泉州是聯合國確立的海絲起點城市,其中海洋文化、中原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交融。目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福建省級文化遺產20項。古文化遺產教學走進幼兒課堂,成為當地的新鮮事。

  花燈工藝師傅、市級非遺傳承人傅草毅表示,“很多人對泉州花燈了解大多局限於元宵燈會,但是泉州花燈所體現的工藝人的品格和工藝門類藝術等,都需要進一步融入大眾生活”。

  “這些孩子甚少與花燈親身接觸,這樣也加深了他們的興趣。”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展覽開放部副主任黃毅稱。“除了簡單制作花燈,連針刺無骨花燈、彩扎燈等種類的差異,他們現在都已經能夠‘如數家珍’了。”

  泉州多次被邀到法國、德國、印尼、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燈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李堯寶刻紙”傳承人黃麗鳳介紹花燈制作的不易,“平常做一盞的1米多高花燈要多人協作一個月才能完成,這也成為傳承的難題之一。”

  “將文化與教育結合起來,將這一項任務交給泉州這座城市‘未來的接班人’。”作為講課老師的范怡婷進一步表示,“這也發揮了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特有的文化職能,讓千年的古城的文化氣息更加濃厚。”(完)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