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曾指示永春,大羽村建設要跟白鶴拳結合
走到大羽村的村部大樓前,一副巨型照片赫然眼前。照片中的場景發生在2002年,同樣的地點,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前來大羽村考察,周金盛赤腳打著白鶴拳。如今,十四年過去了,在照片中的同樣地點,現在還刻有習近平當年駐足的腳印和周金盛打拳時站立的腳印。和記者說起這事兒時,周金盛忍俊不禁。
就在2013年10月,周金盛還給習近平寫了一封信,講述10多年來村裡的變化,讓老周感到意外和激動的是,總書記竟然親切地給他回了信。
時光倒回到2002年6月15日,當時在永春縣調研的習近平省長來到了大羽村,調研的是關於新村建設。
那時,周金盛是村黨支部的一名委員。據其回憶,當天上午,習近平一行查看了村庄的建設情況后,仔細詢問村庄的規劃、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村財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收入的主要來源等情況。
當村支書介紹說大羽村是永春白鶴拳的發祥地,是個武術之鄉,村裡男女老少都會幾招白鶴拳時,習近平當即脫口問了句:“來啊,誰會啊?”當時正巧打算去地裡看蘆柑的周金盛,被村支書點名出來打拳。
倉促之下,周金盛便踢掉人字拖鞋,赤腳在習近平面前表演了一套白鶴拳基本功。照片中所有人的表情顯得很歡快,記者問老周大家當時在笑什麼?“被踢開的拖鞋正好呈陰陽面扣在地上,估計大家都笑這個吧。”他一副老實憨厚的樣子。
當年周金盛赤腳為前來調研的習近平省長當場打了一套永春白鶴拳。(大羽村供圖)
看完周金盛的表演后,習近平當即就對村支書說“新村建設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特色,如果能把白鶴拳文化結合起來,就更好了。”遵照指示,永春縣立即著手對白鶴拳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打造以白鶴拳為特色的大羽村鄉村旅游,同時還建起了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組織青少年練習白鶴拳。
周金盛在給習近平的信中寫道,大羽村的村民人均純收入,從當年不足2000元,到2012年已達11936元。現在大羽村名聲在外,吸引了全國各地及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等眾多海內外武術愛好者前來學習白鶴拳、進行武術交流。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