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乾隆
南苑閱兵場:每三年舉行“大閱兵禮”之地
南苑位於北京城南十公裡處,原是元明清三朝皇帝出游狩獵的地方。清代在此設閱兵場,皇帝每三年在此舉行一次“大閱兵禮”。其具體地點位於今天的西紅門東北側的南苑機場一帶。據《大清會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聖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閱。擇南苑西紅門內曠地,八旗官兵槍炮按旗排為三隊。聖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張黃蓋,內大臣、侍衛、大學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從,后建纛。聖祖仁皇帝周閱八旗兵陣,閱畢駕還行宮。特降敕諭,申明軍令,宣示於大閱之地。是日未閱前,官兵均賜食,閱后賜酒。
乾隆四年(1739年)11月,乾隆皇帝在南苑進行了即位后的首次大閱兵,參加檢閱的八旗精銳部隊近兩萬人。宮廷畫師金昆等人奉命所畫的《八旗閱陣圖》,對這次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描繪。八旗將士各執紅黃藍白等本旗,身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蔚為壯觀。據清史檔案記載:“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冑,乘馬出,試射,連發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請閱陣,上親閱隊伍,兵部堂官前引,總理大臣、滿洲大學士、內大臣侍衛前引后扈,皆擐甲乘馬”。由此可見,即位不久的乾隆皇帝意氣風發,穿戴盔甲,腰上佩刀,挂著弓袋箭囊,胯下是一匹高頭大馬,英姿勃勃。
這次閱兵,規模之大,陣勢之強,前所未有,史籍多有記載。此后每隔三年,乾隆皇帝在此舉行“大閱兵禮”。咸豐年間,隨著清王朝的衰落,“大閱兵禮”被逐漸取消。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