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落款為“富山縣”的旌旗上,和平鴿幾乎佔據整個幅面
本版圖片 特派記者 彭年 攝
特派記者蔣太旭 歐陽春艷
今年3月,收藏這批旌旗的武漢藏家在晴川飯店向長江日報記者展示了107面旌旗。
記者看到,107面旌旗保存基本完好,多為紅、白兩色,顏色略顯陳舊。旌旗幅面大小不一,大者如床單,小者如手帕,多用普通細棉布制成。
107面旌旗一層層疊放,裝滿一個大箱子。有的旌旗幅面較大,需由兩位工作人員拉展開。記者為每面旗子進行了編號,並一一拍照。絕大多數旌旗上,寫有反對戰爭、反對再軍備、和平友好等口號,用日文毛筆手書,字跡清晰,用手觸摸能感到墨汁干燥的質感。旌旗上還密密麻麻地簽滿了人名,排列隨意,字跡有的工整雋秀,有的粗獷潦草。
令記者感嘆的是,一些旌旗繡有栩栩如生的和平鴿。在落款為“富山縣”的旌旗上,和平鴿幾乎佔據整個幅面,墨綠色襯底,以白線勾勒輪廓。另一面落款為“北九州水道勞動組合”的旌旗上,畫有和平鴿、富士山,旁邊配文“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戰爭,永遠是明朗的世界”。
據收藏者透露,這箱旌旗是去年底,在北京一處收藏品市場意外發現的,他將其購回武漢。旌旗上的文字顯示,這批旌旗為1954年中國國慶節、195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后,由日本各行業組織、民間團體及個人,贈送給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紅十字會等機構。
根據落款判斷,贈旗者有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橫濱、京都、北海道等日本十多個地區的各類工會組織,如日本勞動組合總評議會、全國印刷出版產業勞動組合總連合會、全日本造船勞動組合名古屋造船分會、全日本自動車產業勞動組合等,涉及鐵路、水運、鋼鐵、百貨、銀行等不同行業、產業類別。
一幅正中寫有“全印總連”、“陽光印刷勞動組合”字樣的紅色旌旗,細節尤其豐富。旌旗右上角用針線縫貼著一張黑白小照片,照片已經發黃,旁邊用手工針線縫著兩個穿日本和服的彩色小木偶,木偶旁寫有“反對原子戰爭”等口號﹔旌旗左上角縫著兩個穿中國傳統服裝的小木偶,旁邊也寫有口號。木偶下方及整個旌旗幅面上寫滿標語,簽有“上山名子”、“柴田真江”、“吉住晴行”等名字。
107面旌旗中約有五分之一,來自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大多為該市中小學校如尼崎市市立水堂小學校、開明小學校、西小學校等,贈送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勞動者團體。
據記者初步統計,107面旌旗上簽名者達數千人,有的一面旌旗就有成百上千個簽名。經初步採訪獲知,簽名者有產業工人、家庭主婦、中小學師生等普通日本市民,也有當時一些工會組織、社會團體的負責人。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間









恭喜你,發表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