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狼牙山壯士宋學義:感染后代參軍衛國

2015年08月29日09: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狼牙山壯士宋學義:感染后代參軍衛國

  宋學義(前排右三)接受表彰(資料照片)。

  74年前,在三面絕壁,一面迎敵的河北易縣狼牙山頂峰棋盤坨,面對緊逼上來的日軍,彈盡糧絕的“狼牙山五壯士”摔斷槍支,英勇跳崖,上演了一場壯懷激烈的英雄大劇。五壯士中,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挂住,幸免於難。

  宋學義因傷勢較重,轉業后回到河南老家——沁陽市北孔村,在這裡生活了20多年,一直到1971年去世。

  “狼牙山戰斗事跡,我沒聽他在家說過。后來我到雲南當兵,有一年他去部隊看我,在部隊的要求下,聽到他做的事跡報告,才知道父親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的二兒子宋福保說,父親艱苦朴素、不喜張揚、勤奮熱心等品質,對家裡子女有著無形的影響。

  受宋學義的影響,宋家有一種軍旅情結,參軍的特別多。宋福保兄弟姐妹有6個參過軍,現在家裡的下一代又有5個參軍,有的現在還在部隊服役。

  宋福保說,雖被樹枝挂住幸免於難,但父親的腰部受重傷,第二天被送往野戰部隊醫院進行治療。

  宋學義傷愈出院后,與葛振林一起獲得由聶榮臻頒發的獎章,從此“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也廣為傳頌。之后,倆人被送往抗日軍政大學二分校學習。1943年,宋學義因傷病提前離校,調河北省滿城縣縣大隊任副連長,在一次戰斗中再次摔傷了腰部,二次住院治療。因傷病的緣故,1944年宋學義離開部隊,轉業到河北易縣北管頭村落戶,任村農會主席。第二年,他與村裡的姑娘李桂榮結婚。

  1947年7月,得知家鄉解放,宋學義帶妻子回到了闊別8年的北孔村。回到老家的宋學義始終沒有透露自己就是狼牙山壯士,直到1951年沁陽縣在殘廢軍人名冊中發現宋學義的名字,才在北孔村尋訪到他。

  北孔村地處沁河南岸大堤的堤窩裡,當時外號“百苦村”。一到夏秋汛期,河水就通過地下滲到堤外,地裡汪洋一片。洪水退了,到處還是洇地皮水,一?一個小水坑。井裡的水都是苦的,收秋種麥以后,地裡泛鹽鹼白茫茫一片。

  回鄉后擔任村農會主任、政治主任的宋學義帶領全村人開始挖河排澇。暴雨天,宋學義觀察水流流向,做記號,找人繪制排澇河渠圖,大會動員、小會講解、個別談心,聘請技術人員作報告,向縣裡申請來了1萬斤救濟糧作為工程補助。

  開工時,宋學義帶頭跳進結冰的水裡,揮動鋼鍬……休息時分,人們找到躲到小廟痛苦呻吟的宋學義,發現他的腰部戴著特制的腰卡。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宋學義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那次跳崖摔傷后,宋學義不得不長期戴著腰卡減緩痛苦。

  到1959年,宋學義帶領北孔村群眾共開挖了南北3條排澇河,東西1條灌溉河,每條都是寬5米,長1000∼2000米。隨著廣利總干渠的開掘,北孔乃至全沁南的水澇災害基本得到控制。北孔村的糧食產量,也從畝產百十斤,提高到七百多斤。

  1960年起宋學義任北孔村黨支部書記,領導北孔人打機井,調整水渠,規劃道路,平整土地,發展養豬業,建立農機站,籌資辦電,興辦福利事業……

  宋學義積勞成疾,1971年6月26日在鄭州逝世,遺體安葬在沁陽烈士陵園。

  宋學義雖然已經去世40多年了,但當地的鄉親們並沒有忘記他。如今,在沁陽市北孔村,有一間舊泥瓦房,大門上面挂著一個牌子,上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學義故居”。為了紀念他,2011年,沁陽市將宋學義家鄉的鄉鎮中學命名為宋學義中學。

  每逢清明節,學生都為宋學義掃墓,瞻仰宋學義故居。今年,一部以宋學義的故事為原型、名為《勛章》的電影正在制作中,“狼牙山五壯士”英雄群體事跡展廳也正在宋學義中學緊張施工。

  “重溫歷史是為了更深刻地認識過去,更好地走向未來。”宋學義的二兒子宋福保說,作為英雄的后代,不但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勇於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更要教育好下一代,把這種精神繼承下來,傳承下去。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