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包拯曾被貶為端州知府 任職肇慶頗有作為(圖)

卜鬆竹

2015年09月02日08:1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包拯曾被貶為端州知府 臨走不帶一方端硯(圖)

  肇慶包公祠

  日前,在公示的第六批廣東省級“非遺”項目名單中,出現了肇慶“包公文化”的名字。包公是個傳奇和歷史融為一身的人物。歷史上的他,身邊沒有展昭和白玉堂,沒有三口鍘刀。他的皮膚也不怎麼黑,額頭上沒有月亮。他就是一個踏實肯干、不畏權貴、不願怠政的勤勉官員。皇帝可能未見得很喜歡他的行事風格,但一定不會懷疑他的為公之心。1062年5月,宋仁宗專程趕到包拯的家中,與病榻上的良臣作最后一別。當時情景,應該是令人動容的。

  廣東人不愛“說話” 少有人知道肇慶“包公文化”

  翻檢新聞資料可以得知,至少早在2004年,肇慶就提出與包拯的出生地合肥和成名地開封聯手打造“包公文化”。白駒過隙,一晃十二年。但坦率而言,雖然同為國家優秀旅游城市,相比開封,無論是肇慶還是合肥,包公的名聲都沒有那麼響亮。原因何在?

  廣東著名作家、地方文史專家崔偉棟給記者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到開封旅游,看到包公祠裡很多人游覽,就問他們知道包公在廣東做過官嗎?他們都說不知道。我說他不僅在廣東肇慶做過官,而且做過三年,在開封隻有一年三個月。大家都很驚訝。我感覺,這是因為我們廣東人不愛‘說話’的緣故”。

  談及“包公文化”,比肇慶更郁悶的可能是合肥。如果不到這個城市去走一走,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拯出生在這裡,而以為他出生在開封。

  “包公文化”在開封的風生水起,前提是他在開封府官和京官位置上立身極正,行政極強,鐵面無私。在傳世的《包拯集》的187 篇上疏中,有35 篇指名道姓地揭發了61名本朝官員各式各樣的腐敗行徑。其中貪贓枉法、損公肥私者9 人﹔慘虐無道、蠢政害民者7 人﹔貪圖榮祿、無恥求進者13 人﹔知識庸昧、才不堪任者18 人﹔態橫奸邪、挾私逞忿者11 人﹔無事生非、興妖惑眾者3 人。此間,包拯曾三次彈劾了仁宗皇帝寵妃張美人的伯父張堯佐。此外他愛惜百姓,在權知開封府期間,他撤掉了“門牌司”,把開封府的大門打開,讓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遞狀陳冤,大得民心。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大眾傳媒的推動作用。

  黑臉“包青天”深入人心 真實形象臉微黑額無月

  在古代,能起到今天大眾媒體傳播效果的,要算各種民間戲劇和演義小說。地方志專家王超指出,元朝雜劇發達,對包公形象的刻畫雖然還不充實,但作為清官包公的藝術形象已基本定型。現存18 種元公案雜劇,包公在11 種劇中出場,大家熟悉的有《包待制三勘蝴蝶夢》、《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等。也是在這個時期,包拯被夸大和神化,包公傳說故事不斷擴增、更改或翻新。明清時期的包公戲曲以傳奇的藝術形式,吸取了雜劇、詞話及小說的某些精彩內容,通過舞台樹立起一個嫉惡如仇、鐵面無私的“青天”形象。在它的后期又增添了風行一時的公案小說,專寫包公的公案小說有八種,最著名的為《龍圖公案》。清末時興起新的包公熱,誕生了清代一百二十回的長篇小說《三俠五義》。

  王超指出,黑臉“包青天”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從歷史資料看,包拯的面色即使算不上白皙,也只是微黑,身高大概在一米六五左右。戲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選擇臉黑如炭、頭頂月牙的形象來演繹包公,主要是“臉譜化”的藝術傳統所致。關於包拯額頭上的“月牙兒”,傳說很多,有的說是小時候被馬蹄踩的,有的說是生來就有的,也有的說包拯是天上星宿下凡,可以“日斷陽,夜斷陰”。但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時的寫真裡,並無太陽和月亮,隻在右顏下方接近眉梢處,有一塊隱約如蠶豆大小的朱砂痣。

  任職肇慶頗有作為 臨走不帶一方端硯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貶為端州(今肇慶)知府, 任期三年。當時的肇慶地區雖然已經得到部分的開發,但相比豐饒的中原和江南,仍是“土曠民惰, 不力於耕,夷僚雜居”的落后地區,被視為中央貶謫官員的選地之一。官員們既然將到肇慶做官看作畏途,自然大多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包拯卻大不一樣,從現有的歷史資料裡看,他到肇慶后,似乎並沒有什麼雜七雜八的想法和牢騷。一到任就“下鄉”調查,發現了很多問題,並立刻一一著手解決。

  首先是市民的飲用水問題。當時端州百姓主要飲用西江水和瀝湖水,水質很差,成為主要的致病源之一。於是他帶領隨從和百姓一起在城內打了七口水井,緩解市民用水之苦。至今城中還有一口井有水,號稱就是當年七口井之一,被肇慶人稱為“包公井”。

  第二是解決“水浸街”問題。包拯帶領群眾開渠排澇,把低窪地筑成魚塘,擴大修筑西江圍堤,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又為淡水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第三是保護資源,嚴控端硯石按限額開採。端硯當時已經名聞天下,朝廷限額開採。之前的地方官往往帶頭違法,開採數量遠超限額,以便上京“使用”,謀升遷。但在包拯任上,這股歪風被剎住了。他離任時,有百姓選了上好的端石雕刻幾方精硯送給他,但他一方都不要。船行至西江羚羊峽口,他發現當地百姓和士紳在他船艙裡藏了一方硯,便將之拋入江中。據說,現今江中的硯州即是此硯所化。

  第四是擴建城池,將端州城向西遷移,規劃端州新城。並在城內修建豐濟倉,以備飢荒﹔建崧台驛於城西, 以利商賈等交通往來﹔建星岩書院於寶月台, 為肇慶創立書院之始,促進了地方文化的建設。

  可以說,包拯對肇慶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了自己的通盤考慮規劃,並努力地付諸了實踐。

  曾彈劾

  “不干事”的清廉宰相

  除了物質文明外,包拯也很重視精神文明。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吏治。

  學者劉正剛、魏霞指出,宋初太祖鑒於唐代藩鎮割據之弊, 不委任刺史, 而分命朝臣出守列郡, 三年一替,管軍管民。但這種朝廷任命的朝官制度有很多弊端。包拯在《請選廣南知州疏》中曰:“臣竊見廣南知州例差奏蔭京朝官,初任知縣及一考者,世祿之冑鮮敦義教,童孺之歲便忝仕籍,未嘗學政即使司民。甫越期年又移典郡,一邑之事尚未練悉,六條之重安可責成。”也就是說朝官的資歷和實踐都很成問題。他認為對邊遠之地的管理與開發,國家更應該派遣有才能的官員上任,“地雖遠郡不可輕授,方國家多務,調率旁午,遠民困重尤在得人。”他特別以自己在端州的所見所聞, 譴責無良官員串通一氣互相作弊給地方百姓帶來的危害。雖然他的建議因種種原因並沒有得到採納,兩宋也未能真正解決這一吏治的難題,但他確實是抓住了問題的實質。

  包拯操心吏治不僅在肇慶。后來包拯進京,彈劾了宰相宋庠。宋庠文採風流,七年宰相任上既無貪贓枉法,也沒苛政暴政,道德操守也很站得住腳,可以說一點兒錯也沒犯。為何彈劾他呢?包拯認為,不出錯,就是因為你不干事。作為國之重臣,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可謂尸位素餐,就應該退位讓賢。

  包拯對肇慶用心良苦,肇慶人對包拯也是一往情深。至遲在他去世之后,肇慶官民就開始修建包公祠。之后歷代無論官民,均非常重視對之的保護與祭祀,至今依然。

  宋元時期,肇慶一帶的社會難稱太平。各地的叛亂不僅次數頻繁, 而且規模也較大, 一直是政府頭痛的問題。但在並不安定的環境之中,作為歷代肇慶官員中的“首稱名宦”,包拯依本心,做本分事,有所為,亦有所不為,很好地履行了“官道”。這也是他被時人感念,后人銘記的根本原因所在。到了明清時期,在肇慶民間,包拯的形象已經漸趨神化。記者卜鬆竹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