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所作的《三體》,近日獲得了被稱為科幻文學諾貝爾的雨果獎。劉慈欣近日作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談及“外星人話題”,他表示,探索外星文明的腳步不能停止,但應該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不主動暴露我們的位置。
《三體》述了天文學家葉文潔向三體星人暴露了地球的宇宙坐標,正處於困境之中的三體人為了得到一個能夠生存的穩定世界,出動龐大的艦隊直扑地球。此時人類才發現,宇宙文明間處於“黑暗森林”狀態,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將很快被消滅。借助於這一發現,人類以向全宇宙公布三體世界的位置坐標相威脅,暫時制止了三體對太陽系的入侵,這一戰略使地球與三體建立起了脆弱的戰略平衡。
劉慈欣在談及外星人話題時,首先肯定地表示,探索外星文明的腳步不能停止。“尋找外星人和地外文明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我們不應該因為有恐懼感就阻礙這個科學研究的發展,這種科學研究發展的最大危險,就是它自己停滯掉了。”
但劉慈欣也談到,我們應該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就是我們現在並不知道宇宙文明社會的真實狀況是什麼,甚至不知道宇宙文明社會是否存在。“假如宇宙社會文明存在的話,它有多種可能性,最糟的,不好不壞的,最好的。從負責任的角度講,很自然地我們應該考慮最糟的那種可能性,那就是說整個宇宙中,根本沒有任何的道德准則,一個零道德的宇宙。”
劉慈欣說,《三體》展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最糟的宇宙——文明之間相互無法理解,隻有征服、殺戮和消滅對方。
“哪一種宇宙的可能性最大?我們並不知道,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最糟糕的那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探索外星文明的時候,就應該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我們可以隻監聽而不發送信息,這樣的話就不會主動暴露我們的位置。”
劉慈欣談到,據他所知,人類曾經不止一次的用超大功率的向外太空主動發送信息,而且每一個信息中,幾乎都包含著地球的位置信息,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他呼吁從聯合國到各個國家,都應該立法規范這方面的行為。
劉慈欣還提出,人類還應該做一些這方面的預案。比如一旦証實了外星文明的存在,並且與它建立了接觸,應該是通過聯合國與外星人接觸?還是通過發現國與外星人接觸?這個差異可能導致完全不同的后果,哪種更合理?這個問題需要進行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結論。進而通過這個結論,建立相應的政策預案,甚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