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劉慈欣

2015年09月16日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劉慈欣

  北京時間8月23日,被稱為科幻文學諾貝爾的“雨果獎”在美國頒出,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作品《三體》獲獎,創造了中國科幻文學的一個記錄。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而他本人最喜歡看的科幻小說是比較傳統、基於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如美國科幻的三巨頭(克拉克、阿西莫夫等)的作品。

  另外,一些用科幻所獨有、現實主義文學沒有的角度,來描述現實的科幻小說,比如奧威爾的《1984》,劉慈欣也很喜歡看。

  當被問到“寫好科幻小說最關鍵的是什麼”,劉慈欣回答是必須有科幻思維方式。“就是對宇宙的宏大有一種敬畏感,渴望有想象力的觸角,來超出有限的生活,去觸摸那些我們的身體所無法觸摸的那些很遙遠、很巨大的存在。在時間上,你可以用想象力去觸摸過去和未來,有這樣強烈欲望,我覺得這種狀態,這種渴望的思維方式,就是科幻創作的一個精神基礎。有了這樣的精神基礎,才能談得上別的方面。而《三體》就符合這個原則。”

  《三體》由多個創意和靈感構成

  談及創作《三體》的靈感,劉慈欣稱,《三體》有大概接近九十萬字,是一部很長的小說,不可能是一個靈感就能將它構成。它是由很多個創意和靈感構成的。

  劉慈欣介紹道,“很多年前,我看過一篇描述物理學上三體問題的科學論文。三體問題具體說就是在一個沒有引力的地方,三個有質量的點依靠自身的引力,進行相互運動。用我們目前的物理學和數學手段,是沒有辦法預測它的運動規律的。兩個支點的運動可以完美地預測它未來的運動規律,再加入一個支點,已經沒有辦法預測。但是三個支點的運動,是大自然中很簡單的運動,以我們人類的能力都無法預測,那麼復雜的氣象萬千的大自然,我們又如何去把握它?這個結論有時候很讓人絕望。”

  “我進一步就想到,假如這三個支點是三顆恆星的話,在這三顆恆星組成的星系裡面,如果一個行星上面生活著智慧文化,那麼這三顆恆星就做著毫無規律的三體運動。那這個行星上的文化將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這就是三體三部曲最初的起源。” 劉慈欣補充道。

  末日是科幻小說的隱含設定

  劉慈欣還談到了末日論。他稱,“科幻小說裡的末日題材,就像主流文學裡的愛情題材一樣,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末日本身就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已經隱含設定。科幻小說本身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終點,包括人類社會、太陽系,甚至整個宇宙,都會有一個終點。如果一個宇宙都有一個終點,那人類肯定會有一個終點。用科幻的思維方式看,事實就是這個樣子,談不上悲觀和樂觀。”

  在《三體》中,劉慈欣將人物設定在了非常極端的環境和很特殊的時期。他認為,這是科幻文學最基本的表現方式,就是把我們現實中的人,放到非現實的環境中,然后看他(她)如何反應。“總得來說,在極端環境下,特別是面臨滅頂之災時,人類沒有任何救援,人類所有的部分都面臨著同樣的災難,人性和整個人的群體行為,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現在隻能通過推測才能夠想到的問題,因為在現實中找不到那樣的環境。像大地震、礦工被困礦井,這樣的環境下還有外部救援,因此不是真正的極端環境。這也是科幻小說最常表現的一個主題,在別的文學形式中很難表現。”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