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胡歌、郭曉峰、劉敏濤等人主演的諜戰劇《偽裝者》自開播以來便牢牢佔據收視榜榜首位置,並於9月4日全國網收視突破2%,成為獻禮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現象級抗日劇。郭曉峰也因為在《偽裝者》中的精彩表演而受到廣大網友們的好評,並被觀眾稱作“國民大叔”。
曾經很抗拒演胡歌的爸爸
在《偽裝者》中郭曉峰飾演中共地下黨上海站鋤奸組組長黎叔,是胡歌飾演的明台的親生父親,兩人有多場精彩的對手戲。不過,郭曉峰告訴記者,最開始他很抗拒演胡歌的爸爸:“這個戲的導演一直在尋找演黎叔的演員,聽說是開始找了幾個都不太滿意。后來經別人介紹看了我演的《鏢門》,感覺我在那個戲裡的形象直接搬到《偽裝者》裡就很合適,然后就找到了我。剛開始我不太想接,因為之前不少的戲找我都是演這種年齡比較大的角色,我心裡有一點抗拒,是不是在別人眼裡我長得比較老氣,以前有個說法,說我長得比較舊,長得像過去那些人。在別人眼裡我都是一身正氣,適合演共產黨,演正面人物。從《中國1921》出演何叔衡開始粘著胡子什麼的,之后就像附體一樣。其實我心裡還是挺年輕的,所以對這個年齡的角色有一些抵觸,在這以前我已經推掉了幾個類似的角色。而且這次還是演胡歌的爸爸,我倆年齡也就差十歲左右,給這麼大的兒子當爸爸覺得很尷尬。后來我仔細看了劇本,一下子就被這個人物吸引了。戲裡沒有明確地說明這種父子關系,他們最開始因為相同的任務而合作,后來我成功地把胡歌策反了,他受傷時我們住在一起,那時候我已經知道了我們的關系,而他也無意中看到了一張照片,了解了真相,這種心照不宣的親情很打動人。導演最終也沒有點破我倆之間的關系,這個處理非常含蓄。這樣的情節比較符合那個年代的特殊情況,畢竟是敵后,畢竟是革命事業重於天。所以我比較欣賞這樣的劇情。再加上《偽裝者》的制作班底就是《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的制作班底,實力很強,我最后說服了自己。”
因為演大叔將近四個月很寂寞
說起拍《偽裝者》最大的感受,郭曉峰說就是為“黎叔”所累,拍戲的這110天過得很寂寞。
郭曉峰性格相對內向,本來就不是很善於交際,雖然在劇組也想跟大家打成一片,但基本是屬於那種被動型的。演偽裝者,一到現場就被化裝成了老年的樣子,再加上這個戲的演員與他曾經合作過的幾乎很少,所以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年齡,年輕的演員們見了他都是畢恭畢敬的,講話時都是老師長老師短的,沒人敢開玩笑。
郭曉峰也想解釋,可又覺得有點矯情,干脆愛怎麼喊就怎麼喊吧﹔“比如說胡歌,他在生活當中是一個大男孩的性格,非常開朗,非常有意思。從工作角度來看,胡歌很認真,很敬業,也很好合作。在片場他跟所有人都是說說笑笑的,大概是因為戲裡的這種父子關系吧,他對我特別尊敬,跟我都是一本正經中規中矩的,一點也不胡鬧,我也沒法說,我要是說沒事兒,你們隨便跟我胡鬧,這也不像話呀。每次組裡的人一起吃飯,隻要有我在,基本上主位都是給我留著,拍戲的這將近四個月時間,在片場我就像個老藝術家一樣正襟危坐,沒人跟我玩兒也沒人跟我鬧,打招呼都只是一句‘老師好’或者‘黎叔好’,可把我給悶壞了。到了最后大家越來越熟了,有一天吃飯時大家報一下年齡,結果我那桌一半都比我年紀大,大家說你太不像話了,坐主位坐了仨多月了,趕緊下來,就把我給揪下來了。”
拍戰斗戲以為自己被震聾了
郭曉峰在《偽裝者》中的戲份主要是和胡歌以及女主演王樂君的對手戲,可剛剛在上海拍了不到一個月,王樂君卻受了傷鎖骨骨折了,全程的拍攝計劃都要改變。“本來我的大部分戲份都是在上海的,一出這個情況,我們就先把我和胡歌的戲拍完,然后轉到橫店,本來搭好的景都要拆了,過一個多月再搭。好處就是本來很多跟我沒有對手戲的演員,因為要把女主演的戲份分到大家身上,就和我有了對手戲。有一場我和王樂君已經拍過的戲,臨時通知我要重拍,我說這不是拍過了嗎?導演解釋說之前好多別的戲份分到別人身上了,所以這場戲跟之前的劇情不銜接了,得有一些變化。那場戲的台詞特別長,有許多對地形的描述,還有很多專業術語,語速也很快,又要說情況又要布任務,臨時加上這場真是有些困難,好在之前拍這場戲我就做了很多功課,還沒忘。所以拍的時候一條就過了。”
《偽裝者》中的戰斗戲很多,有一場是在樹林中阻擊日軍的戰斗,導演要求大家站著並排打槍:“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好看,實拍時,我必須站在第一排,兩邊的槍就在我耳邊,一排槍打完,耳朵立刻就聾了,周圍誰說話都聽不見了,后邊的戲拍不了了,歇了好半天,過會兒再一試,還是什麼也聽不見,大家就說是不是把耳膜震破了,不行就去趟醫院,我說那怎麼行,估計就一會兒,咱們先繼續拍下面的戲吧。再拍時聽不見別人說什麼我就看口型,就這樣聾了一整天,晚上臨睡覺時還是什麼也聽不見,我自己也有點嘀咕,不過那天很累,我也豁出去了,有什麼事兒明天再說吧,結果一覺醒來,還好,不聾了!
期待與弟弟郭曉冬同場飆戲
郭曉峰1995年因出演電影《大轉折》而走進影視圈,不過弟弟郭曉冬卻紅得比他早。郭曉冬1996年在哥哥的支持下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后來憑借《新結婚時代》一炮而紅,而且越來越紅。之前一直是弟弟生活支柱的哥哥卻一下變得不太適應了,山東人家中長兄的意識很強,一下子變得不如弟弟,甚至很多重要的事情都要弟弟來完成,這讓當大哥的曉峰有些不知所措。郭曉冬出演《新結婚時代》的時候曾經推薦過哥哥,卻被郭曉峰拒絕了。“我當時正好和幾個朋友一起弄一部電影,時間不合適,就沒去成。”對於哥哥的反應,弟弟心知肚明。於是他建議哥哥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導演系。但是拒絕和弟弟合作的心理還是影響了郭曉峰很多年。
電視劇《紅色電波》是兩人初次合作,哥哥演弟弟飆戲的領導,兄弟倆在一個劇組但並沒有見到面。后來演《我是真的》時,哥倆演同一個人,有這個的時候就沒那個,在劇中壓根就不能見面,所以兩人到現在都沒有演過對手戲。郭曉峰回憶說:“《紅色電波》制片人給我打電話時沒說曉冬要演,后來合同也簽了沒辦法不去。可能曉冬故意讓制片方瞞著我,怕我因為他演就又不去了。通過這部戲我也調整了心態。后來《紅色電波》這部戲是弟弟的幫助使我上了一個台階,結果是多贏的,收視率不錯,觀眾對我倆的評價也挺好的。從事這個行業,如果弟弟推薦我的角色適合我,我又能勝任,那就應該去,不應該回避,有時候我們兄弟倆演一部戲反而是一個亮點呢。我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劇本適合我們一起飆戲,畢竟這麼多年了,到現在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郭曉峰透露其實近幾年才不太擔心經濟問題,以前花弟弟的錢感覺不好,自己去年才在北京買房子。“我們家就哥倆,中國人共有的情懷就是兄弟姐妹有難處都是自家人幫忙。我隻要有能力都會幫他,幾乎所有的錢都給了他,雖然也很有限。等到他自己好了一些時,家裡就是他來出錢,我來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