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甲午史專家:致遠艦是中國海軍軍魂的物証(圖)

2015年10月08日08:11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致遠艦是中國海軍軍魂的物証”

  當時日本媒體報道的火燒定遠、致遠模型的照片。途中為定遠模型,被誤寫為鎮遠。模型為木質,按照原艦1:1制作。(陳悅供圖)

  近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再次在黑島尋訪到一塊來自經遠艦的鐵甲殘骸。該殘骸重約200余斤,十余年前由漁民在海中打撈所得,后被放置在路旁風吹日晒。

  去年8月華西都市報全國獨家拍攝的第一張經遠艦海底殘骸照片。

  專訪甲午史專家、致遠艦考古工作參與者陳悅:

  甲午之后,日本數萬人火燒致遠艦模型

  “致遠艦就是中國海軍軍魂、中國民族魂的物証。所以這次看到致遠艦瓷盤上的艦徽還在發光的時候,就覺得這種精神還沒有消失,還在熠熠生輝。”隨著“丹東一號”確認為北洋海軍名艦致遠艦,一直參與該項考古工作的陳悅也放下了心頭的一塊石頭。

  陳悅說,致遠艦的發現最大意義是,讓這段歷史再次被彰顯,一個活生生的紀念碑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從而引起我們對海權的反思。

  接受華西都市報專訪時,陳悅還向記者接著透露甲午戰后發生在日本的一件事:日本數萬民眾聚集在東京上野公園,1:1比例用木頭復制了致遠和定遠兩艦,民眾齊呼口號“打沉定遠、打沉致遠”,隨后將火把扔到船上,看到兩艘大船燃燒著熊熊烈火,日本民眾高舉雙手,高聲歡呼。陳悅說,這個看著略帶巫術性質的舉動,實際上代表了北洋海軍給日本帶去的難以磨滅的心理震撼,雖然甲午戰勝,但是恐懼並沒有消除。

  確認致遠艦“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華西都市報:您從一開始就介入到“丹東一號”的考古發掘,能否介紹一下,兩年來“丹東一號”是如何被確認為“致遠艦”的?

  陳悅:這是一個逐步確認的過程。2014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啟動對“丹東一號”沉船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方形舷窗以及一枚關鍵的一門11毫米的10管格林機關炮、一枚152mm口徑的炮彈德不孤,這些都是這三艘沉船中致遠艦所獨有的。

  但要確認它是致遠艦還需要更直接的証據。今年9月17日,在水下發現了瓷盤碎片,9月18日打撈出水,經過拼接復原后,出現了帶有“致遠”字樣的艦徽,再加上之前的諸多間接証據,就可確認這艘沉艦就是致遠艦。

  華西都市報:但在最初大家一度認為這是超勇艦,這是為什麼?

  陳悅:這是一個很怪異的事情,因為根據日本的史料記載在致遠艦坐標點沉沒的是超勇艦,而這套坐標在此前從沒有公布過。所以在最初大家一度認為這艘甲午沉艦是超勇艦而不是致遠艦,而且當時也不敢往致遠上想。

  但現在可以發現,日本的記載是錯的,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華西都市報:是否是日方故意記錯?陳悅:這還不能確定。不過圍繞這艘致遠艦,有一件事至今還無法完全解釋。就是考古隊員發現沉艦上整個甲板鋪滿了一層石頭,且石頭都非常巨大,都有非常明顯的人工雕琢的痕跡。

  沉艦地點遠離海岸,為何這些大石塊會出現在沉艦的甲板上?有人認為是日本熟悉中國的風水文化,把石頭壓在船上就是破壞掉中國的風水,同時還有壓著北洋海軍乃至中國永世不得翻身的意思。

  揭秘幕后 日本數萬人火燒致遠艦1:1模型

  華西都市報:這說明,即使致遠艦被打沉,日方依然對致遠艦對北洋海軍心存忌憚?

  陳悅:我給你講一件甲午戰后發生在日本的事,至今聽起來仍感覺像帶有巫術色彩的舉動。

  甲午戰后,日本數萬民眾聚集在東京上野公園,公園裡有一個湖叫不忍池,日本人用1:1的比例用木頭復制了致遠和定遠兩艦,然后民眾齊呼口號,打沉定遠、打沉致遠,隨后將火把扔到船上,看到兩艘大船燃燒著熊熊烈火,日本民眾高舉雙手,熱情狂歡。

  這個上野公園舉行火燒定遠、致遠儀式的場面,曾被日本的浮世繪描繪下來。

  華西都市報: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

  陳悅:1886年,北洋水師的定遠艦前往日本長崎港進行第一次大修。作為當時的亞洲第一鐵甲艦,定遠艦的出現震撼了日本,在加上當時發生的長崎事件。日方大肆宣揚中國清政府憑借海軍實力強大而欺辱日本,此后日本海軍的發展也都以定遠為目標,擊沉定遠為目的。甚至兒童中都出現了“擊沉定遠”的游戲。

  經過近10年的努力,日本自認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於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但在甲午海戰中,雖然北洋水師戰敗,但讓日本一直有解不開的心結,一個是定遠艦沒有被他們擊沉,而且海戰中日本兵還發出了“定遠為什麼打不沉”的絕望呼聲。同樣,致遠艦,也不是被日艦擊沉,而鄧世昌率艦最后向日艦發出沖鋒的舉動,則給他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震撼。

  為了解開這個心結,就在上野公園出現了火燒定遠、致遠的詭異場面了。

  華西都市報:在公園裡火燒定遠、致遠為自己提氣、解恨。

  陳悅:是的。日本的自信其實就是在甲午之后產生的。在甲午之前,日本一直處於被北洋海軍威懾的地位,這種既恨又怕的心理普遍存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心中。雖然甲午戰勝,但是恐懼並沒有消除,通過火燒事件,日本人來獲得心理上的和精神的自信。

  在甲午戰后,北洋水師戰艦殘骸多被日軍打撈、拆分,當做戰利品陳列在神社、學校和公園。“致遠艦”沉沒后,日軍將“致遠艦”的機關炮拆走,至今仍置放在橫須賀市三笠艦主題公園內,炫耀戰績。121年前的屈辱依然在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反思歷史日本重新使用“吉野”之名,用意明顯

  華西都市報:在1997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打撈致遠艦時,當時張序三中將就說:“致遠”艦官兵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團結奮戰抵御外來侵略的愛國精神,我們撈的是民族魂,哪怕隻剩下一塊鐵也要把它撈上來。

  陳悅:對,致遠艦就是中國海軍軍魂、中國民族魂的物証。所以這次看到致遠艦瓷盤上的艦徽還在發光的時候,就覺得這種精神還沒有消失,還在熠熠生輝。

  致遠艦跟其他船不一樣,它是一艘正能量的船,是最能體現北洋海軍風貌的一艘戰艦。同時致遠艦的發現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北洋海軍戰艦。在此之前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洋海軍戰艦遺物出水。

  華西都市報: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些軍艦採用甲午海戰中的舊名,比如“吉野”號,當時“吉野”號是北洋海軍的大患,或者說因為有吉野號日本才敢發動甲午海戰,對此您怎麼看?

  陳悅: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在的艦船命名規則,和舊日本海軍是一致的,都是用地名來命名。隨著船的增多,出現了重名,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同“吉野”這樣有歷史印記的名字命名,這裡面能夠感受到某種用意吧。

  陳悅:華西都市報發現經遠艦,是甲午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

  “華西都市報發現的經遠艦和本次發現的致遠艦,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甲午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陳悅說。

  2014年,在甲午海戰120周年之際,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遼寧黑島,聯合國內知名水下攝影師慨文,潛入海底,首次用鏡頭記錄下了水下的經遠艦殘骸。這是繼120年前“經遠艦沉沒”最后一張遺影后,關於經遠艦最新的一組照片。

  同時記者還搜集到十余種關於經遠艦的遺骸資料,記者將這些資料的照片提交給陳悅后,他將這一信息轉告了當時正在庄河臨海調查“丹東一號”的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去年10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公布“經遠艦”的水下照片,確認了華西都市報所發現的沉船遺骸就是經遠艦。

  而這組等待了120年的珍貴圖片,則格外引起了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的關注。經過照片比對和兵棋推演,陳悅得出了這樣一個驚人結論:“由此可確認,在黃海海戰中,日艦並未直接擊沉任何一艘北洋軍艦﹔而追擊經遠艦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涉嫌集體作偽証。”陳悅的最新發現,目前已經引起了日方專家的關注,並對此展開研究。

  “此事現在已經引起了日本專家的注意,”陳悅說,“日方專家經過研究后,也開始懷疑第一游擊隊有關經遠艦的陳述。”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國平華西都市報持續報道甲午

  大事記2014年7月26日—27日

  甲午120周年10個整版紀念特刊《甲午艦影》,獨家披露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比如《平遠艦未炸炮彈 來自太平天國時期》、《坐擁28套房 逃將方伯謙還是“房叔”》《遺落百年,旗艦定遠造船說明就在南京》、《鎮遠主錨半世屈辱見証國運翻轉》《買定遠鎮遠 四川出了30萬兩白銀》等

  2014年7月28日獨家披露《消失120年,北洋海軍軍歌現世》

  2014年9月17日獨家披露《等待120年的相見 北洋“經遠”艦海底殘骸首次曝光》

  2014年10月1日獨家披露《黃海考古新發現“丹東一號”可能是致遠艦》2015年6月23日、28日

  顛覆認識系列:《日艦並未直接擊沉任何北洋軍艦》《鄧世昌駕艦沒有撞向吉野號而是沖向本隊》2015年9月29日—10月7日

  連續刊發揭秘10篇發現致遠艦獨家報道,引發全國媒體轉載:包括《致遠艦發現北洋海軍將士遺骸》《致遠艦的最后十分鐘:船員烈火中堅守 魚雷已待發》《多艘北洋戰艦遭野蠻盜撈 日軍爆破不法分子砸碎船體》《疑似鄧世昌私人印章出水》《致遠艦疑似發現鄧世昌房間 》《水下文物有望破解三大公案》《致遠艦之前還沒有真正的北洋海軍戰艦遺物出水》等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