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春節傳說
傳說之一:“年”獸的傳說
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叫“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虫豸,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來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諸如吃“年夜飯”、全家人守歲等過“年關”的辦法。
當然這只是傳說。事實上,在古時,人們靠天吃飯,收成不好就要向地主借糧,年前得還,期限是年前,還不了就等於借兩年。因而對於一些貧苦的群眾來說,過年就象過關一樣,過得了是萬幸,過不了就得賣兒賣女或者逃荒。
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准的打算。萬年帶著自己做的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挂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新華網]
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