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穆導演1948年的《小城之春》,被贊為“中國電影百年百部佳作之首”﹔2001年,田壯壯重拍《小城之春》向費穆導演致敬。如今,李六乙導演又將《小城之春》搬上了話劇舞台,由盧芳、韓青、雷佳、李士龍等主演,4月2日到4 日作為“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開幕演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費穆當年拍攝的《小城之春》的大背景,正處在戰后的荒蕪裡,國、家、人,愛與被愛、相戀與相忘,如同春天城中草木一樣糾纏不清,互相刺痛。最終,一切歸於這座小城秋天裡的寂靜平淡,真正留下的到底是什麼,仿佛很難說得清楚。《小城之春》雖然講述的似乎是一個私人化的故事,卻在多種層面上有不同的意味,它的影像中處處浸含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境,家國之思無可逃避。影片中所體現的新與舊,道德與情欲,死氣沉沉與生命活力之間的對抗,為那個特定的時代做下了意味深長的注腳。
導演李六乙說,創作這部作品,首先是“向費穆先生致敬”。“他在那個年代就致力於探索‘中國電影民族化’的問題,但在國內,認識到他這一價值的導演太少了。我希望通過排演《小城之春》這個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那個時代還有這麼偉大的電影,有這麼詩化和中國化的電影。另一個方面,費穆現實很早就開始向戲曲學習,包括我們的話劇前輩焦菊隱、黃佐臨,都在探索中國戲劇民族化的問題。我也希望能夠探索中國的戲劇的寫意和詩化。”
在話劇《小城之春》中扮演女主角周玉紋的是北京人藝著名演員盧芳。記者了解到,為了飾演《小城之春》中的女主角玉紋,盧芳還專門求教北方昆曲劇院當家花旦魏春榮以及劇中飾演樂手的竹笛演奏家王建平老師學習昆曲。在劇中扮演丈夫戴禮言的是國家話劇院演員韓青。劇中扮演昔日戀人章志忱的是北京人藝演員雷佳。在李六乙導演眼中,無論是盧芳,還是韓青和雷佳,作為演員,他們都已經進入非常成熟的時期。
話劇版《小城之春》於2011年完成改編。2015年4月該劇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完成世界首演﹔2015年10月,受邀於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它的改編曾獲得費穆女兒、著名音樂家費明儀女士提供的其父親費穆先生的珍貴電影劇本手稿及其他相關資料。
看過話劇《小城之春》,費明儀感動地說:“看著舞台上的演出,我一直在想,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是爸爸在訴說他的心聲……把《小城之春》從銀幕搬到舞台是有困難的,李六乙不僅保留了原來電影的精華,還用舞台藝術重新進行了豐富。我相信我父親要是能看見的話,一定會很高興。就好像貝多芬的音樂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繹,但音樂裡仍然有貝多芬的性格。”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