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白鹿原》史詩寫不盡 三個版本舞台劇曾在京上演

2016年06月06日07:30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一部《白鹿原》 史詩寫不盡

  一部《白鹿原》對其作者陳忠實來說,正如《紅樓夢》之於曹雪芹一樣,一部作品就足以奠定作者在文學上名垂青史的崇高地位。今年4月底,小說《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去世,各種影視劇舞台劇的《白鹿原》則再掀高潮,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前后三個版本的舞台劇《白鹿原》在京城舞台上演,也成為戲劇圈內外熱議比較的話題。

  這其中陝西人藝版本的《白鹿原》可以說是“用實打實作品”贏得票房的口碑之作,這部沒有一個明星、也並非名團演出的方言話劇今年3月晉京演出曾引起京城戲劇界轟動。此次,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即將於6月16日起在其大本營西安開啟全國巡演的序幕。隨后,今年8月中下旬將在北京進行第二輪演出。

  此輪再次上演,編劇孟冰大刀闊斧刪去敏感詞,同時也去掉了白靈這個角色的三角戀,強化了純潔的愛情。《白鹿原》小說洋洋洒洒50萬字,寫出渭河平原的雄奇歷史,改編的難度不亞於一部話劇的原創,編劇孟冰雖然之前有過60多部話劇作品,但《白鹿原》在他看來卻是投入感情最多,同時也是感悟最多的作品。“作為一個編劇,以往的創作更多的是個人情緒化的思考,但《白鹿原》讓我走出了個人的狹隘思路,視野更開闊也更深刻。”此次巡演,孟冰再次提筆改戲,他說:“戲是改出來的,這一次,我們修正了劇中的敏感台詞,重新去審視農民革命﹔在鹿兆鵬、鹿兆海與白靈三人的關系中,去掉了原來或多或少的自私陰暗面,強化了純潔的愛情。當然,所有這些修改的前提都是愛護原著。”

  ■鏈接

  三版《白鹿原》 精彩各不同

  陝西人藝版本:老老實實寫實版

  和很多大型話劇找明星主演不同,陝西人藝版本的《白鹿原》走的就是踏踏實實排一出好戲的保守路線,正如陝西人藝院長、該劇制作人李宣所說:“我們十個主演沒一個有名的,劇院也是名不見經傳,還不如北京人藝的一個姓。”但即便如此,這個版本還是讓很多觀眾非常喜愛,三個半小時的演出結尾謝幕時,掌聲歡呼聲如潮。這是原汁原味的陝西渭河平原農村的味道,更是現實主義劇作的魅力。

  為了讓北京觀眾能夠聽懂陝西方言,陝西人藝的演員們台詞比較偏向“陝西普通話”,現場還特意設置了字幕。正如台下看戲的何冰所說:“台詞一對,味道全出來了!”整個舞台上娓娓道來白嘉軒巧取風水地、鹿子霖惡施美人計、黑娃孝子為匪、鹿三親翁殺媳,以及兄弟相煎、情人反目這些矛盾沖突,無一不驚心動魄,節奏極具張力。對於觀眾來說,看戲的同時也是滿足好奇心聽故事的過程,這個版本可謂是力道十足又精准。

  北京人藝版本:明星+老腔版

  很多看過陝西人藝版本的觀眾跟編劇孟冰說:“您這回的劇本比北京人藝的好!”但孟冰說:“這其實是一個劇本。”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差異,就在於導演的風格把握。其實無所謂高低,只是導演對劇本的處理不同,10年前看過人藝版本的《白鹿原》,還能在看這一版《白鹿原》時不時地跳入觀眾的腦海,說明它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頗深,這其實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很多戲,用不了十年,一年之后你已經完全想不起它的舞台呈現了。

  在北京人藝版的《白鹿原》中,林兆華導演追求的是‘不像戲的戲’,比較寫意,這個版本也成就了如今已經無人不知登上春晚舞台的華陰老腔,一開頭原生態的古朴蒼涼的怒號就奠定了這個版本的基調,也是整個戲最提氣的華彩樂章。

  西安外事學院版本:明星+學生版

  客觀地說,由吳京安、趙思源領銜主演的西安外事學院版本《白鹿原》在表演上,雖然是搭檔大學的學生演員,但表演並不弱,近一百名年輕朝氣的學生們赤膊上陣,陝西娃娃們的憨勁兒非常可愛。

  整個舞台呈現大氣恢弘,由說書人串起整個白鹿兩家為代表的農民史詩。但唯一讓人不滿足的也正在於此,對於原著的改編,此版本的作者是芝麻西瓜一把抓,想面面俱到,卻又忽略了重點。說書人旁白的方式則打斷了觀眾看戲一氣呵成的情緒,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可能會有點一頭霧水。這也是這個版本最為欠缺的地方。

  (北京晨報記者 和璐璐/文 柴春霞/攝)

(責編:鄒菁、李岩)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