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五年吉林将军延茂为试铸银元成效大请求奖励的奏书。
我国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在元朝时曾铸造过五十两一锭的银锭,称为元宝,意思是“元朝的宝货”,因为元宝的形状两头翘起,中间稍凹,便于缠在腰上,于是就有了“腰缠万贯”的成语。
早期的银子体形较大,称量起来比较费力,人们用特殊的工具剪凿后,再用专门的秤(等子,也称戥子:最大单位是两,小到分厘)来称重。银子的质地纯正与否,需以成色的好坏来衡量。质地纯正的银子,人们习惯表述它的成色好。古代最好的银子称“纹银”,除了其成色较好外,这么称谓也因为其表面铸有皱纹。有一种成色稍差的银子被叫作八成银子,里面掺杂了铅等其他金属,这类含银量不足的银子从明朝后期开始被大量使用。
银锭由民间自行铸造,因此不同地方、不同炉房之间的银锭名称、重量和成色均有差异,使用、折算极为不便,加之平砝参差,给商品流通带来阻碍。
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皇帝解除海禁,欧美各国争相开展对华贸易,他们带了本国的银元到我国经商。由于外国银元计枚核值,标准统一,使用时不用称量,所以大受欢迎。因此,外国银元进入中国后,在兑换中国白银时交换价值逐渐上升,甚至远远超过它的实际价值。
到了清朝,不足一两的银元可以换到一两三钱的白银,使清政府蒙受很大损失。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开始自行铸造银元。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将军经清政府同意也自行铸造银元解决军饷问题。光绪十四年(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经清政府批准建厂试铸“光绪元宝”。这些银元的试铸活动,堪称是有识之士拯救清政府金融经济的可贵尝试。
吉林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建立现代工业的地区之一,我国用机器自行设计制作最早的一批银元就诞生在这里。光绪初年,由于吉林地区不产银、铜,市场所需银两、制钱(指古钱,方孔钱)全由关内供给。货币需求无法满足,因而造成私贴丛生,抹兑泛滥,官饷也无法支付,不仅阻碍经济发展,也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吉林将军希元拟将官府所收各款项,令商民以银折价支付,但银子的成色、重量问题常常引起争论和纠纷。为此他向朝廷奏称“吉林省制钱缺乏,市面亦显萧条,再三商量,只有依照制钱式样,铸造银钱,解决现钱的短缺”。于是从军饷中提银5000两,交吉林机器局制造足色银元。奏准后,在光绪十年(1884年),即令吉林机器局铸造了厂平一两银元,重36克,另铸有七钱、半两、三钱和一钱共5种面值的银元,图案精美,含银量达到98%。这批银元开创了我国机制银元的先河,在中国货币制造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为维钱法,吉林将军延茂开始试铸银元。3年试铸期满,成效显著,实现了便民裕商、抵制外来银元的目的。省档案馆保存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吉林将军延茂因吉林试铸银元成效卓著,恳请朝廷恩准破格奖励的奏书,记录了这段历史。在这期间,延茂还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通信,探讨制钱成法等事务,成为银元铸造史上的一段佳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吉林机器局改为制造银元局,专铸银元。可以说,清朝吉林银元在中国货币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遗憾的是清朝吉林银元铸造数量极少,后世难得一见。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