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中华文化溯源】杨柳青年画:机器时代的手工坚守【4】

2014年01月28日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杨柳青年画:机器时代的手工坚守

  其实丝版作画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另一位杨柳青代表人物“年画张”张克强而言,这种探索至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我一开始也是按照传统的技法去做。后来发现,因为市场的浮躁,现在的雕版者容易把画家勾出来的线变形,这样艺术魅力就大打折扣了。”张克强对记者说,“后来发现丝版更能复原画家的线条,比如说范增的线,勾出来就是原原本本范增的线。”

  木版是杨柳青身份的一部分,但在他看来,木版的使用也是当年历史的条件所限。相反,丝版“勾出来的线条就像自己画国画一样,艺术限制更少”,而且“也获得了市场认同”,这在艺术上和市场上都显现出一种现代的适应性。

  据说辨别木版画和丝版画最简单的方法是看题字。两幅“莲年有馀”放在一起比照,木版字迹能看出木纹,有朴拙感;丝版字迹沉实,有鲜亮感。至于风格,则是各花入各人眼。

  与霍庆顺这样坚定的木版画传承者相比,张克强似乎更愿意抽象地理解杨柳青的“版”,无论是一张丝网还是一块木版,都是为了更逼真地呈现画家的艺术水准。耐人寻味的是,不同的观点并没有撕裂这项民间艺术,兼容并蓄的文化容量是采访中两个人都强调的。“我坚持传统工艺,但这(和丝版)不矛盾,各有各的特长。”霍庆顺说。

  传承者们更关心杨柳青年画所保有的文化味道——在大机器印刷时代对手工创作的坚持、在产业化浪潮里对作坊式制作方式的坚持。那些貌似麻烦的执拗——“刷完要晾半年”“出画最快也要一个半月”“每次都是自己勾线,哪怕是一个小品”,给了杨柳青年画时间的味道、文化的分量。

  所谓传承,就是这种坚守;所谓创新,也要从这里起步。老手艺人们都明白,勾、刻、印、画虽然耗时漫长,但这当中,有绵密的生活滋味,有审美的情趣和丰沛的情感,有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秘而不宣的叮嘱——大机器隆隆作响,只有耐着性子的人们才能听到。(光明日报记者 刘文嘉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 斌)

上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