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来到博物馆,我们总能发现有这么一群人,正直、热情、无私、奉献。他们让博物馆走近大众,他们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他们生动地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志愿者。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借此时机,人民网文化频道走访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聆听志愿者的故事。
据悉,志愿者的选拔和考核极其严格。报名者通过面试,要参加30个小时的基础培训。培训包括业务知识、服务礼仪、讲解技巧等等。培训后分入各展厅参加一个专题的试讲及考核。最后合格者才能成为志愿者。近千名报名者经过重重筛选,剩下的不过寥寥几十人。而最终按时上岗,坚持到最后的人少而又少。但就是这份执着与坚持,令我们动容。
国家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 周志敏 (资料图)
聆听志愿者的故事:
淡雅精致的妆容,精心盘起的发髻,清亮爽朗的声音,端庄大方的仪态,这是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志愿者周志敏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从2002年到2014年,从工作到退休,十多年的经历让周志敏体会到:“在国博做志愿者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在我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观众学到了知识,我也在不断受益和提高。”
遇到“博物馆控”懂得多 喜见观众摇身变同事
年轻时从事过文物复制工作的周志敏,对历史和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青铜器。2002年,朋友得知《北京晚报》刊登的国家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就立刻告诉了周志敏。报名、笔试、面试,层层筛选,百里挑一,周志敏成为了首批志愿者中的一员。
十多年的讲解经历,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周志敏穿梭于国博的多个展厅,各类讲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周志敏把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分成了三类:普通游客、“博物馆控”以及历史文物方面的专家。“北京的‘博物馆控’太多了,只要有展览、讲座,他们都会来听”,周志敏常常跟这些熟悉的陌生人交谈,她惊讶地发现,“他们懂得的历史文物知识比我们还要多”。
近年来,爱逛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周志敏认为,这跟我们国家对国学及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宣传密不可分。
“我在展厅曾经遇到过的观众,过一段时间,就突然发现他们变成了我的志愿者同事,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周志敏感到非常高兴。
怀念“战友”武正伟 初中文化的明星讲解员
聊起身边的志愿者“战友”,周志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正伟。
“他是个下岗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生活很贫苦,却同时担任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三份志愿讲解工作。”言语间,周志敏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敬意。
“他学历不高,多年来完全靠自学,在国博首批志愿者里,他是唯一一个讲过至今所有展览的人,”周志敏介绍说。凭着长年积累下来的丰厚文化底蕴和旁征博引又富有亲和力的讲解,武正伟成为观众与志愿者心中的明星讲解员。
2011年,年仅59岁的武正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国博志愿者协会为他举办追思会,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战友”饱含热泪,深切怀念这位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一位默默无闻的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数以万计的观众聆听过他娓娓道来的讲解。直到他去世时,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志愿者们这么形容他。
周志敏喜当姥姥 念念不忘志愿者工作
去年,周志敏当上了姥姥,聊到家里新添的小宝贝,她喜上眉梢。如何平衡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志愿者工作,周志敏犯了难。
最后,家人的支持让周志敏坚持了下来。女儿为了让妈妈宽心,支持妈妈每周抽出一天时间继续参加国博志愿讲解工作。
“亲戚朋友得知我在国博做讲解,常常来参观,最后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里。”周志敏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