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財神回應《龍門鏢局》質疑 頗有通吃之勢搶風頭--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寧財神回應《龍門鏢局》質疑 頗有通吃之勢搶風頭

寧財神與主持人孟非、點評嘉賓黃菡組成“黃檸檬組合”。《龍門鏢局》播出后,絕大多數網友覺得新劇怎麼也無法超越心中那個“武林”,搞笑程度、人物可愛度都比之不及。
2013年08月05日09:16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龍門鏢局》太說教?寧財神:你可以不用看

  袁詠儀

  寧財神與主持人孟非、點評嘉賓黃菡組成“黃檸檬組合”。

  不得不說寧財神實在太會搶風頭了。在其監制、編劇的古裝喜劇電視連續劇《龍門鏢局》開播的宣傳過程中,導演、演員統統成了陪襯,寧財神一張嘴頗有通吃之勢。近日,寧財神接受記者專訪,就《龍門鏢局》諸多熱點話題逐一回復。

  質疑1:信息量大消化不良

  看《龍門鏢局》,不少觀眾發現自己不小心O U T了,且不說開頭代表集數的“凶殘”的數學公式(比如用同角三角函數的平方關系sin2α+cos2α來表示第一集),就說每集裡拼命埋伏的社會熱點、網絡紅人、微博段子也夠人消化的。

  回應:我的觀眾至少是微博用戶

  這個戲本來就是寫給我喜歡的人看的。我設定的這個戲的受眾至少是微博用戶,至少是真正關注時事、關注熱點話題,知識結構不要太簡單的人。(如果)把這些信息稀釋掉我做不到,寫劇的時候我自己會不幸福。

  質疑2:段子多,要編劇干嗎

  有人批評“網絡段子太多,硬生生變成春晚小品段子集”。

  回應:網絡段子和典故是倆概念

  網絡段子和典故是兩個概念。段子是直接抄笑話,典故是提到某個事件,需要觀眾事先知道才能笑,屬於原創。我用了網絡段子,就在片尾特別注明:本集的段落來自互聯網。劇評人等於說我抄襲,所有人會在沒看劇的情況下輕描淡寫:都是網上抄的段子。這很冤枉!

  質疑3:野心大,“豪華說教”

  有觀眾評論和《武林外傳》在劇情中夾雜人生小哲理的做法不同,《龍門鏢局》編劇野心太大,成為豪華版說教戲,“第一集,花了5分鐘講述‘法治社會、人人有責’的道理;第二集,花了10分鐘說明‘生意不容於人情’的商業法則……”

  回應:我就是想說教

  我就是想說教———你要是不想聽說教,可以不用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有被冒犯感,說我都懂你干嗎還說,我覺得不是你懂就等於每個人都懂。我也可以慢慢去做些中年婦女的戲,收視會很高。但至少我也算是媒體從業人員,盡可能做點實事。

  質疑4:港普袁詠儀讓人出戲

  該劇一播出,袁詠儀扮演的盛秋月最受爭議。很多觀眾聽不慣她那一口港味普通話,有人吐槽一聽她的“港普”就出戲。

  回應:那是你還沒愛上她

  現在是群戲,袁詠儀這個角色還是不出彩的,前20集基本上沒有她的主戲。如果你喜歡一個角色你就會喜歡他(她)的一切。等有她主戲我覺得會ok的。

  質疑5:不如“武林”好

  《龍門鏢局》播出后,絕大多數網友覺得新劇怎麼也無法超越心中那個“武林”,搞笑程度、人物可愛度都比之不及。

  回應:這個戲我是有自信的

  《武林外傳》播出第一周我一直被罵,后來才開始被夸。所以“龍門”我做好了准備像“武林”那樣被罵一周,結果第二天就有不少好評了,讓我很意外。我們所有人都盡力了,這個戲自信我是有的。

  質疑6:收視率不高

  與《龍門鏢局》的媒體關注度、話題性相比,它的收視成績並不算很理想。

  回應:很滿意,二輪收視會更高

  在湖南、江蘇這些強大平台的擠壓下,四個台(安徽、東方、天津、湖北),播出《龍門鏢局》收視都能進前十,我已經很滿意了。而且我不可能就著大眾。如果是為了收視人群收視率,我做苦情戲就好了。我相信《龍門鏢局》第二輪收視會比第一輪高。其實當時《武林外傳》也是這樣,《武林外傳》二輪收視比第一輪高多了。關鍵是一個戲的品質好不好,一個好戲要給它時間慢慢發酵,看它是否能留下來。不著急,慢慢來吧。

  質疑7:被剪戲,反應超大?

  寧財神日前也姿態強硬地點名批評東方衛視,“播出時狂剪戲,剪到完全不接戲。”

  回應:怕刪掉一個品牌

  有一集剪得已經傷害劇情了。如果在剛播的情況下,就一陣cut,其實到最后(就是)刪掉了一個品牌。最后人家會覺得說這是個爛戲,我當然會在意。 南 都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