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歸來》的色彩處理很有意思。張藝謀原本擅長運用濃重熱烈的色彩,本片卻偏淡偏冷。這樣做的動機需要導演本人陳說,但就影片本身而言,這種色調是否有效地傳達了主題則大可商榷。
當然,對於歷史和悲劇題材,冷調是最常用的元素。但又不是必然的,更未必是有效的。縱向比較來看,張藝謀的《活著》就採用了隻比《紅高粱》稍微沉著踏實的彩暖色調。在橫向上,《陽光燦爛的日子》選用了金黃,那是少年人感受到的浪漫情懷﹔《霸王別姬》選用了棕紅,那是文化者對歷史的打量回味﹔《藍風箏》選用了灰藍,那是親歷者對自身傷痕的撫摸﹔《辛德勒名單》選用了黑白,那是后來人對族群命運的考証。這幾種色調,都是一種與理性內容相聯系的敘述聲音,指向某個清晰的主題。那麼,《歸來》的色調指向了什麼呢?它不夠沉,也不夠冷,但在4K(指顯示設備的橫向分辨率大約為4000像素)和巨幕技術的支持下,足夠細。
這個答案或許可以從《歸來》上映前媒體大量使用到的一個詞語中找到端倪:洗盡鉛華。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張藝謀之前的一批影片留給公眾的印象是“鏤金錯彩”,那種富麗堂皇的華麗更符合商業大片的定位。現在,張藝謀以“出水芙蓉”型的身段,向藝術、美學、文化歸來了。這不是一次自然而然的著色,更像是一次刻意為之的褪色。然而,新畫面時代的《千裡走單騎》《山楂樹之戀》不是已經在洗鉛華了嗎?其間的差別到底何在?
張藝謀曾表示,那個年代裡,文革時和父親劃清界限常見,是忠誠不是冷血。以此判斷推論,《歸來》也大可不必如此清冷。
《歸來》的剪輯手法也令我不解。影片沒有提供太多遠景,原本已然不能呈現完整的年代景觀了,而頻頻使用的跳接就令空間和運動更加碎片化。當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小心翼翼地躲開監視者,繞上樓頂、下到樓道,鏡頭顯然可以更親近地觀看那棟老建筑物和周邊的環境,從而建構起完整和連續的心理時空。精心調度、太過流暢的長鏡頭或許會招來炫技的指摘,但簡朴的長鏡頭卻無不宜之處。當然,如果說主創從一開始就不准備讓觀眾看到整體——無論是事件還是場景,那麼這個目的倒是達成了。
整部影片的結構便在這樣一種跳接的節奏裡展開,凡是不去深究的,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人物心理,全都留白。留白太多,全局斷裂。老一代觀眾或許能腦補,年輕人則不免一片茫然,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遠不足以將他們帶入影片虛構的情景。他們只是在看到郭濤、張嘉譯等熟悉的臉孔時,輕鬆地笑兩聲。
於是,另一些問題被引出:4K、巨幕,這些賣點對於一位舊日藝術片大腕、一部畢竟觸碰了重大歷史敏感問題的影片,究竟有何意義?何必拍知識分子陸焉識的故事?劉慧芳的渴望不就夠了?
在這次的等待中,無論等待的是什麼,都沒有歸來。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網文化頻道觀點,隻代表署名作者的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