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五千年前混凝土房屋
原標題:凌家灘考古遺址首次開放:5000年前已用“混凝土”
昨天,記者從凌家灘遺址公共考古開放日現場獲悉,經過近兩年的發掘,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筑工藝。
發掘現場首次向公眾開放
昨天,中國文化遺產日凌家灘遺址公共考古開放日舉行。考古現場不僅迎來了中科大和安大考古系的70多名學生,還迎來一些對考古充滿好奇的民眾。據悉,為拉近考古和民眾的關系,安徽首次將大型考古發掘現場向民眾開放。
當日,考古人員正在對遺址墓葬南側的壕溝進行發掘。最深處已有兩三米,考古人員在土層切面上,按順序標注上地層的年代,明清、唐宋、漢代、新石器。負責現場發掘的省考古所研究員朔知說,前五次發掘結束后,為弄清凌家灘先民的現實生活狀況,他們對凌家灘遺址進行大范圍的勘探后,特地選擇凌家灘遺址本身和外圍,開始四處發掘。經過近兩年的發掘,他們不僅確認了作為區域中心位置的凌家灘遺址不僅有超過40萬平方米的居住區域、長達2000米的壕溝、外圍一系列的村落。而且對凌家灘先民飲食居住、生產及環境等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