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李鵬憶改名經歷 蔣南翔:這個名字意味著對你的希望

2014年08月14日13:57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手機看新聞

《李鵬回憶錄(1928-1983)》封面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陳苑)《李鵬回憶錄(1928-1983)》是李鵬同志親自撰寫的一部自傳體書籍。時間跨度從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全書共16章,48萬余字,收入了130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對黨史、國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在書中,李鵬除了大篇幅回憶和妻子朱琳相識、相知並共同撫育小鵬、小琳和小勇三個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記敘了自己和毛澤東、周恩來、陳雲、鄧穎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勛交往的經歷。

《李鵬回憶錄(1928-1983)》精彩書摘:

李鵬憶改名經歷 蔣南翔:這個名字意味著對你的希望

皖南事變發生后,國共關系急劇惡化。出於安全考慮,中央決定將一批在重慶和南方局工作的同志轉移到延安。這些同志包括一些在國統區的知名共產黨員,他們的身份已經公開﹔還有一些做地下工作的同志,他們處於比較危險的境地﹔再有就是一些同志的家屬。

在國民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大家都以為暫時去不了延安了。后來經過多方努力,我們終於在1941年1月下旬,得到了國民黨當局的允許,可以出發到延安去。

……

我們這支隊伍大約有100多人,領隊是八路軍高級參謀邊章五。……我們行進的路線是從重慶出發,首先到達成都,然后北上,過劍門關,經廣元,到達陝西省,經咸陽,到達陝甘寧邊區的延安,行走時間近1個月。

出於安全考慮,我們沒有進入西安市區,接著北上,過了三原到了接近邊區的一個縣城,叫耀縣。我們在耀縣的一家旅店裡安歇下來,准備次日出發,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再過一站我們就可以回到陝甘寧邊區自己的家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吃飯的時候,李濤被國民黨的一個特務發現了。……邊章五向當地國民黨提出了嚴重抗議,要求釋放李濤,但沒有得到答復。這個時候,隊伍的領導同志開了一個會,考慮到除了李濤之外,我們還有100多人,為了保証這些人的人身安全,決定先放棄營救李濤的工作,讓大多數隊員先離開這裡,迅速回到延安,以防再發生變故。

后來,朱德以總司令的名義致電蔣介石,又經周恩來在重慶營救交涉,大約兩個月后,李濤被釋放,回到延安。

這支隊伍中還有幾位我熟悉的同志。一位是蔣南翔,他在清華大學上學時,是一二九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有一天,我們在住宿的地方聊天,蔣南翔對我說:我們到了延安以后一般都要改一個名字,你現在的名字叫李遠芃,遠是李家的“遠”字輩,“芃”這個字比較生僻。他建議我把這個名字改一改,我同意了。我說:那請你給我改一個名字吧。他想了想說:那你就叫李鵬吧,“芃”改為大鵬的“鵬”,這個名字意味著對你的希望,希望你將來為革命、為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就這樣,我改叫李鵬了。

……

經過中部縣以后,我們順利到達了鄜縣(今富縣),這裡已經是陝甘寧邊區的屬地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感到非常高興。翻過了勞山,我們在當天經過三十裡鋪、七裡鋪兩個兵站,到達了延安,汽車開進了中央組織部招待所的大門。

下一頁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