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編劇何冀平做客人民網(王鶴瑾 攝)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易瀟)“香港話劇團的行政和藝術是分開的,而我們的院長既管行政、又管藝術。”著名編劇何冀平8月28日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在介紹香港話劇團的辦團經驗時說。
何冀平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受邀加入了香港話劇團,可以說對香港和內地的戲劇創作環境都非常熟悉,她認為香港話劇團的一些經驗和發展趨勢是內地可以借鑒的,但她也承認完全效仿有困難。
何冀平認為香港的話劇團有三點是內地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第一,設立藝術總監,香港的話劇團是將行政和藝術分開管理,行政總監負責劇院的行政工作,藝術總監負責演出,“一般的藝術總監權利很大,能決定上什麼戲或者聘用什麼演員等等,反觀我們的一些院長既管行政、又管藝術。”
第二,可以借鑒“全年計劃”。何冀平曾在香港話劇團做駐團編劇,“全年計劃”要求她每年提供一個可供上演的大型話劇本,“所以說就是跳海也得寫出來,因為票都賣了,創作壓力很大。”但也有好處,因為全年套票一起賣,所以觀眾很早能獲知誰的戲將上演。
第三,是精簡,何冀平表示香港話劇團演員僅有20幾人,但每年要演五六部戲,“有時候第一部的主角在第二部中只是配角,甚至僅有一句台詞。”但演員卻能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角色,這為培養優秀年輕演員提供了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