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梅蘭芳失傳名劇《嫦娥奔月》重現舞台(圖)

和璐璐

2014年09月09日07:33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梅蘭芳失傳名劇重現舞台

  9月7日晚,為紀念梅蘭芳誕辰120周年,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失傳近百年的大型梅氏經典神話名劇《嫦娥奔月》重現京劇舞台,在國家大劇院首演。本劇由梅派藝術第三代傳人、沈陽師范大學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所長、遼寧實驗京劇團團長肖迪教授擔綱主演。梅派京劇藝術傳人、梅蘭芳之子梅葆玖也特意觀看了演出。

  恰逢中秋佳節,神話京劇《嫦娥奔月》作為時令戲上演,該劇取材於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典民間神話故事“嫦娥奔月”。1915年,梅蘭芳先生首次以古裝歌舞劇的形式將《嫦娥奔月》搬上京劇舞台,將中國古典神話內容與京劇藝術表現形式完美統一。

  作為梅蘭芳先生創作的第一部古裝神話歌舞劇,梅蘭芳在《嫦娥奔月》中的扮相及身段極具特色,並首次在京劇曲調中移植了南梆子,開創了京劇旦角歷史上新的裡程碑,也奠定了中國京劇藝術改革發展過程中梅派的京劇藝術風格基礎。自1915年梅蘭芳先生演出之后,《嫦娥奔月》成為絕響,在京劇舞台上已失傳近百年。

  2012年,沈陽師范大學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成立。梅葆玖先生將挖掘和傳承梅蘭芳經典劇目《嫦娥奔月》作為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成立后的首要課題。梅葆玖先生還正式授權沈陽師范大學梅派京劇藝術傳人肖迪擔綱本劇主演。經過兩年的努力,在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嫦娥奔月》終於重返京劇舞台,《嫦娥奔月》的新劇本於2014年4月最終定稿。在劇本改編、創作過程中,沈陽師范大學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組織國內專家認真挖掘、參考了一些寶貴的圖片資料,並適當還原了梅蘭芳先生演出《嫦娥奔月》時的一些劇情細節。梅葆玖提供了當年梅蘭芳先生演出的劇本、珍貴的圖片資料和錄音片段,為《嫦娥奔月》盡量保持梅蘭芳先生當年演出的風貌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參考。

  《嫦娥奔月》重返京劇舞台,對擴大沈陽師范大學京劇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具有深遠的影響。挖掘恢復並展示這一極具梅派特色及藝術價值的傳統劇目,對梅派藝術的傳承、京劇藝術的發展和中國傳統戲曲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