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獎於北京時間10月9日19時揭曉,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獲得這一獎項。此前博彩公司傳出的最熱門選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又一次成為諾獎“陪跑員”,而排在第二位的肯尼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雖然與諾獎無緣,卻贏得了更大關注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競猜活動,也因謎底揭開而宣告落幕。
今年的人選不算冷門,也少了刺激,可謂中規中矩。不知道這是否因為前年和去年爆出冷門后,瑞典文學院18位“世界文學守門人”感覺再這麼下去對大家心臟不好?
要說讓人有些意外的話,可能就是莫迪亞諾和2008年獲獎的克萊齊奧同樣來自“法國隊”,又同屬於“新寓言派”代表作家。這對廣大熱衷於猜謎的人來講,顯得不那麼“科學”。但實際上,瑞典文學院並非第一次這麼做,如1908、1910、1912年諾貝爾文學獎都授予德國作家,1915、1921、1927年授予法國作家(包括一名哲學家)。歐洲是諾獎的核心區,法國作家是諾獎常客。若對此有所了解的話,對今年這一結果大概不會感到驚奇。
莫迪亞諾對許多中國讀者來講,也不陌生。已故中國作家王小波的《萬壽寺》頭一句話就提到了莫迪亞諾獲龔古爾文學獎的小說《暗店街》的第一句話:“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這是對作家的一種致敬方式,也堪稱一種廣告植入。莫迪亞諾大多數作品均有中譯本,涵蓋了他的整個創作時期,如《暗店街》、《青春咖啡館》以及新作《地平線》在國內都已出版。和許多未被諾獎青睞而作品銷量平平的外國作家相比,莫迪亞諾在中國的境遇顯然好多了。
盡管如此,莫迪亞諾作品在國內網上書店還是第一時間引起關注。在亞馬遜(中國)、當當等網上書店,莫迪亞諾一些作品已顯示缺貨狀態。在孔夫子舊書網,他的中文版舊書標價150元以上,而在淘寶上,嗅覺靈敏的商家已給他的作品打上“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標簽。可以想象,國內出版社很快就會推出新版,在新一輪諾獎“狂歡”中分一杯羹。這對國內出版界來講,已經成為一種慣例。
諾獎委員會的頒獎詞稱,莫迪亞諾“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戰法國被佔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莫迪亞諾生於1945年7月30日,此時離二戰結束僅一月余,屬於“二戰后”一代人。而身為一名猶太人,莫迪亞諾的父母親卻又與納粹陣營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此處引用國內媒體說法),這種“身份焦慮”既是他難以繞開的心魔,也成為他長期以來的一個寫作源泉。正如諾獎委員會官員所稱:“莫迪亞諾作品的三個關鍵詞是:記憶、身份、歷史。他的書大都與記憶有關,讀者可以穿過時間與自己相遇。”
隻不過,莫迪亞諾的作品(中文版)雖然好讀,卻非諾獎委員會官員所說的“語言非常好懂,可以下午讀一本,晚上再讀一本”。二戰、猶太人、納粹這些關鍵詞已深深印在歐洲人的歷史記憶中,相較而言,歐洲讀者更容易理解莫迪亞諾作品的語境及其象征。而對中國讀者來講,由於其中存在的歷史與語言障礙,閱讀時難免少一些“在場感”。好的作品固然能夠跨越時間與國界,卻不一定能夠完整打包原作中的豐富歷史細節與語言碎片。文學翻譯,一直就是橫亙在人類之間難以跨越的文化鴻溝。
當然,如何了解與閱讀莫迪亞諾顯然不是所有讀者的問題。事實上,在關心諾獎結果的人中,隻有一部分人會掏錢購買作品,還有一部分人隻滿足於猜謎,以及把獲獎結果當作發微信朋友圈的一個談資。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即諾貝爾文學獎熱並不等於文學熱,更不等於相關文學作品熱。部分諾獎得主在獲得獎項后,除了聲名暴漲,對圖書銷售的幫助並不大。還有個別諾獎得主的名字,猶如曇花一現,除非特意去搜索,否則很少有人記得住——誰能夠不通過百度搜索而准確說出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名字?
更有甚者,對有些人來講,他們對博彩公司推出的諾獎賠率榜單的關注已經超過諾獎本身——村上春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村上春樹成為博彩公司名單上的“常客”,最多反映了他的知名度、受熱捧程度以及圖書銷售量,並不意味著他必然能夠躋身於諾獎的殿堂。今年早些時候,當記者詢問諾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有關村上春樹的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他是誰?”如果馬悅然不是在故意賣關子,這或者可以說明,村上春樹尚未進入諾獎評委的視野。博彩公司的賠率榜單不等於諾獎提名名單,更不等於獲獎者名單,這麼明顯的事實卻似乎一再為人所疏忽。這看上去就像一個充滿隱喻的笑話,反映了文學在今日世界的尷尬地位。
當我們談論諾貝爾文學獎時在談論什麼,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當然,這不是說隻有對世界文壇了如指掌才可以談諾獎。許多諾獎得主在未獲獎前並不為公眾所知,包括莫迪亞諾,瑞典文學院至今認為他在法國以外的“其他地方知名度不高”。不了解哪位國外作家,其實不必覺得尷尬。裝作很熟悉這位作家,也不意味著就有先見之明。問題是,許多人對諾獎總有著太多一廂情願的期待,以及“不明真相”的批評。有些人對諾獎抱以患得患失的態度,看到評選結果符合自己意願就認為諾獎是公正無私的,反之則認為諾獎評選的立場有問題。
這部分是因為不了解諾獎的運作機制,還有部分則是出自於文化的隔閡。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過程,雖以提名制保障其開放性,最后卻以秘密投票來保証其專業性,而所謂專業性隻有一條,即諾貝爾本人在遺囑中所宣示的“具有理想主義的杰出文學作品”。至於怎麼做到這一點,選擇權在諾獎評委手中。換言之,諾貝爾文學獎就是瑞典文學院18名終身評委每年烹制出來的一道菜,你不能指望它每次都合乎不同人群的口味。
諾貝爾文學獎更像世界文學指南,而不是文壇盟主俱樂部。諾貝爾文學獎告訴人們哪些作家值得關注,哪些作品值得閱讀,但真正有文學實力的,包括博爾赫斯等無緣諾獎的作家,並不需要諾獎的加冕。當一年一度的諾獎盛宴落幕,喧鬧的人群轉身離開,屬於文學的夜晚才剛剛開始。諾貝爾文學獎的意義,屬於那些能夠沉下心閱讀作品的人們。
(作者為知名評論家)
[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網文化頻道觀點,隻代表署名作者的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