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
張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教授)
楊揚(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范小青(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作家)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核心閱讀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一個時代的優秀作家作品的出現,不會是一種孤立的文學現象,個體的提升須自立於整體的基礎,質量的攀升有賴於數量的積澱
經常見到作家的“人”,見到他到處露臉,恐怕書就會少見了。沒有過硬的作品,即便頭上有再亮的光環,耳邊有再響的掌聲,身邊有再多的追捧,也是站不住腳
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目前起碼有兩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強:一是文情觀測工作﹔二是文學評論調節功能
作家能否創造出有思想深度與藝術感染力的形象,並使之與讀者產生精神共鳴,是判斷一個作家優秀與否的重要標尺。一旦作家所創造的形象開始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這個作品就可傳諸后世了
張江: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近年來,我國的文學事業空前繁榮,文學作品數量眾多,但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真正的精品力作、傳世之作還是不多,熱鬧有余,精彩不足。
優秀作品是“時代的眼睛”
楊揚:談到文學的繁榮,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重量級的作家和他們的代表性作品。這是因為,優秀作家作為民族的文化精英,他們身上更多地匯聚了時代的精神品格,他們創作的精品力作,常常成為“時代的眼睛”。通過這“時代的眼睛”,人們看得見他們所描繪的時代的生活情景與精神狀況。
事實上,中國當代文學在60多年的發展演進中,最能說明不同時期文學風貌的,就是一些標志性作家所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如“十七年時期”趙樹理的《三裡灣》、孫犁的《風雲初記》、歐陽山的《三家巷》、長篇小說“三紅一創”“保青山林”等。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學迎來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以長篇小說為例,近幾年來,每年有兩三千部之多,還不包括海量的網絡文學作品。這樣的文學創作基礎與文學出版規模,對文學發展的助推無疑是巨大的。龐大的作品數量與優秀文學作品之間,當然不是一回事,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一個時代的優秀作家作品的出現,不會是一種孤立的文學現象。個體的提升須自立於整體的基礎,質量的攀升有賴於數量的積澱。
從當下最負盛名的一批中國作家創作情況看,他們大多進入創作的成熟期。新世紀以來,賈平凹、莫言、王安憶、劉震雲、鐵凝等人的作品,不僅延續著他們各自小說創作的基本風格,而且增加了更為深沉而復雜的歷史底色。換句話說,相比於他們以往的創作,這些新作品顯得更加充實飽滿,技巧上也更加得心應手。這是極其難得的收獲。
“百花齊放”的當代文學,如同豐繁的萬花筒,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也許,一些優秀的作品正在孕育之中,也許,重要的文學大家正在形成之中。對於我們這些從事文學研究和評論的人而言,目前最為需要的,就是保持一種好奇的心態,葆有一雙發現的眼睛。
作家要用作品說話
張江:作家應該以寫作為天職,用作品說話。評判一個作家的唯一尺度,就是他的作品。拿不出響當當的“硬通貨”,把主要精力花在經營人情關系上,花在自吹自擂上,花在各種社會活動中,隻能淪為“空頭文學家”。沒有過硬的作品支撐,文學再熱鬧也是空的,文學家再忙也是“空忙”。魯迅先生對“空頭文學家”的告誡,在今天仍然值得警惕。
范小青: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開場合需要作家出現,它體現了社會對文學的尊重。但同時,這個現象也需要我們警惕。作家陸文夫曾說:見書不見人,見人不見書。所謂“見人”,就是作家在各種場合露面過多,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見人”上了。如果作家潛心創作,應該是見不到人或者很少見到人的。經常見到作家的“人”,見到他到處露臉,在各種場合穿梭,恐怕書就會少見了。沒有作品,沒有過硬的作品,即便頭上有再亮的光環,耳邊有再響的掌聲,身邊有再多的追捧,也是站不住腳的。
要想多見書,多出精品力作,不僅需要大量時間,更需要純粹的追求,要深深扎根生活,了解人民大眾的疾苦和悲歡,了解社會的發展變化,深入思考,認真閱讀,艱辛書寫。時間對作家來說,永遠是不夠用的,不停地介入各種活動,不僅時間上不允許,心也會亂了,精神也會懈怠。我覺得自己對此必須保持警覺。因為工作的原因,這幾年我也不得不到處拋頭露面,我深感在喧嘩的表面之下,一定要保持一顆純粹而寧靜的心,要時時記住,作家的根不在舞台之上,而在民眾之中,作家的本不是幕前的華麗亮相,而是寂寞的長期堅守。無論成就有多大,無論獲過多少獎,無論地位有多高,創作才是作家的中心任務,作品才是作家的立身之本。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繁忙奔走,但是我執著於創作的心沒有丟失掉,我盡力保持內心的平衡和平靜,讓自己的心一直沉在人民中、沉在文學裡。在江蘇省作協工作的6年多時間裡,我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香火》和《我的名字叫王村》,都是描寫農村歷史和現狀的。我寫農民,寫新生代農民工,寫城市的新一代,每年我都有新的中短篇小說發表。在寫作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隻有接地氣,作品才可能是獨特的,才會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
無論作家身處的環境如何,寫作的條件怎樣,作家必須用作品說話,用作品報效人民,用作品讓自己站起來。
營造健康文學生態
張江:“見書不見人,見人不見書”,這句話說得好。文學事業就是要以作品為中心,以出好作品為導向。但是,好作品的出現,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這種環境,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我們去積極營造。批評家在這方面也大有可為。
何言宏:21世紀以來,我們的文學生態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復雜,如何針對這一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策,是關系到文學繁榮發展的重大問題。
文學領域和自然界一樣,需要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態。在這樣的生態中,文學能夠自由和諧穩定地良性發展,優秀作品層出不窮,正面價值成為主導,即使遇到一些來自外部或源自內部的不良干擾,也會具有強大的自潔功能,能夠通過自我調適來達到新的平衡,並以此促進文學進一步的繁榮與發展。正像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一樣,文學界的生態平衡,也要保持文學的多樣性,特別是優秀作品的多樣性。
文學界的生態平衡是動態和相對的,比如新世紀以來,市場化對文學影響的加劇、網絡文學的發達、“80后”以至於“90后”作家的出現、玄幻和穿越小說的盛行、文學批評的學院化傾向,以及我們與世界文學交流互動的日益頻繁與深廣,等等,這些新的現象,都在文學原有的生態系統中加入了新的因素,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原有的文學生態,特別是低俗化、欲望化和單純追求感官娛樂等問題,有時甚至會惡化我們的文學生態。因此,我們在努力維護文學多樣性的同時,也不應該放任自流,置文學生態的病變與惡化於不顧,而是應該有所作為,積極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
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目前起碼有兩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強。一是應該加強文情觀測工作。社會生活與文化狀況瞬息萬變,文學創作的題材、內容、媒介傳播甚至閱讀方式(如目前微信傳播與微信閱讀的流行)相應地也在不斷變化,這些文學生態的動態變化,非常需要及時地進行動態追蹤與調查研究,將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和那些值得肯定的文學現象及時地突顯出來,這是營造良性和健康的文學生態的基礎工作。二是應該加強文學評論工作。文學評論具有非常重要的調節功能。它能在堅持和追求真善美的永恆價值的基礎上,一方面有所弘揚,有所倡導,充分評價與肯定那些優秀作品,總結它們的經驗,擴大它們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於那些違背或偏離這一永恆價值的文學現象,也能夠及時地糾偏,激濁揚清,以避免文學生態的病變與惡化。由此出發,學者和批評家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時代所賦予的重大使命,為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推動文學的發展與繁榮而努力。
作品要用形象說話
張江:優秀文學作品能夠留傳后世,核心是形象塑造的成功。一個成功的文學形象,既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又要有藝術的感染力,並且能夠將兩者有機結合。這就要求作家“抓得准、寫得好”。抓得准,是指能夠捕捉到一個時代的本質特征,並將之形象化﹔寫得好,就是形象塑造立體飽滿,生動感人。成功的文學形象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躍然紙上,口耳相傳,鑄就作品的不朽。
謝有順:文學作品是用形象說話的。作家能否創造出有思想深度與藝術感染力的形象,並使之與讀者產生精神共鳴,是判斷一個作家優秀與否的重要標尺。一旦作家所創造的形象開始進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這個作品就可傳諸后世了。
形象的飽滿在於思想的深刻。作家對生活的理解、對世界的觀察,會沉澱在形象身上。一個有思想的形象是豐富的、多層次的,既寬廣又復雜,既個體又典型。形象所蘊含的思想性不是直白的、教化的,而是通過人物的命運感來喚醒讀者的同情心,以這種理解之同情,與作家所創造的形象同歡樂、同悲傷。生活是復雜的,一個有思想的作家,對生活、對人的認識應有公正的眼光,既要寫出生活的艱難、不易,也要寫出生活的美好與希望,既要審視人性的陰暗與惡,也要舉証人性的亮光與善,惟有這種健全的視野,能讓作家超越各種俗見,寫出真正動人的靈魂。
形象的動人在於藝術的魅力。形象的塑造是一個藝術工程,它是由一個個細節、一個個場景累積起來的,甚至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是作品的針腳,不可輕忽。針腳越綿密,作品就越能取得讀者的信任。一些文學形象之所以扁平、蒼白,就因為作家單一地圖解生活,缺乏對形象的精微刻畫,也沒有細致地去理解人物內心的變化,無法展開那些靈魂的折皺,這樣的形象多半是粗線條的、簡單化的。動人的形象,除了貫注著作家真實的情感,也體現出作家的藝術才能。而判斷一個作家的藝術才能,不僅要看作家想象和虛構的能力,還要看作家是否對自己所描寫的生活與對象有調查、分析、研究,是否願意做笨拙的案頭工作,從而把寫作變成勘探人心的學問。因此,對形象的藝術塑造,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有實証精神,必須有一種虛實平衡的能力,才能創造出真實、偉大的形象。形象的生命力就是文學的生命力。好的價值要得以傳播,要有好的載體,而要講述好中國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創造出有精神感召力的形象,以形象說話,以形象來詮釋價值。
張江:文學繁榮的根本是創作更多優秀作品。一個作家的文學成就,一個時代的文學高度,最終都要以作品為表征。當前,中國文學的體量已經相當龐大,但是,數量代替不了質量。對一些作家而言,慢下來,沉下去,將對速度的追趕轉化為對質量的琢磨,也許是正確的選擇。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16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