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中文地名英譯標准不統一 專有詞匯劃分不明(圖)

2015年06月10日09: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文地名英譯標准不統一 專有詞匯劃分不明(圖)

  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路路口,指示同一道路的兩個路牌標注竟然不同。 張力為攝

  近日,《上海道路名稱音譯導則》出台,細心的網友發現,同樣是“東”字,“東寶興路”譯為“Dongbaoxing Road ”,而“南京東路”譯為”EastNanjing Road ”。之所以有不同的翻譯,是因為前一個地名是專有詞匯,后一個地名屬於非專有詞匯,《導則》中規定,專有詞匯需用拼音表示,非專有詞匯則可以用英語直譯。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到中國工作、游覽、交流、學習和居住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地名翻譯的標准化越發重要。而目前各地的地名翻譯中卻存在著翻譯標准不夠統一,專有詞匯劃分不明等問題,有些地名翻譯莫名其妙,不光鬧了笑話,也給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造成困惑,帶來不便。

  標准與執行之間的錯位

  地名翻譯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因為其中隱含著文化、習俗等多重因素。早在1967年聯合國就作出決議,要求各國、各地區在國際交往中,地名翻譯都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做到每個地名隻有一種羅馬字母拼寫形式,即單一羅馬化。而我國地名羅馬化的國際標准,實際上就是漢語拼音拼寫方案,這是1977年第三屆聯合國地名標准化會議上通過的。1999年我國又頒布了《地名標志牌城鄉標准》,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地名被規定為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條款。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理實施細則》也規定了路名牌的規范設置隻能是漢字和漢語拼音書寫,“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范”。

  但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這個標准並沒有被嚴格執行。曾有一對丹麥夫婦到上海旅游,在熱鬧的人民廣場迷了路。他們看到眼前有一塊“西藏中路”的路牌,遂掏出地圖來對照,可在地圖上怎麼也找不到路牌上的路名。原來他們手裡拿的是一張英文地圖,西藏中路在這張地圖上被翻譯成“XIZANGZHONGLU”,完全用漢語拼音音譯﹔而西藏中路的路牌上標注的對應英文卻是“CENTRAL TIBET RD”,直接意譯成英文﹔不遠處的燈箱上還有一張“上海旅游圖”,那上面的“西藏中路”又被翻譯成“CENTRAL XIZANG RD”,一半意譯一半音譯。結果這對夫婦被弄得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其實按照標准,西藏中路的正確譯法隻有一種:XIZANGZHONGLU,其余兩種翻譯都是錯的。

  積累的問題需逐步清理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弓秀英老師介紹說,目前我國地名翻譯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3種方法: 一是漢語拼音法, 即用漢語拼音方案來處理中文地名的翻譯。例如,北京“東直門外大街”被直接翻譯為“Dongzhimenwai Dajie”。二是音意結合法, 即將專名部分作音譯處理, 通名部分作意譯處理。例如廣東省被譯為“Guangdong Province”,華中路被譯為“Huazhong Road”。三是全盤意譯法, 即徹底的意譯法。例如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被譯為“Central Avenue”,西湖被譯為“the West Lake”。

  地名翻譯究竟用哪種方法,社會各界一直存有爭論,也就導致了各種譯法並存的現狀。有的專家不贊成一刀切地完全用漢語拼音翻譯地名,陝西省翻譯協會主席安危說:“西安的有些地名是著名的文物古跡,應該沿用約定俗成的譯名,如鐘樓Bell Tower,大明宮Daming Palace,而像航天城等顯示西安的重要性和建設性的地點,翻譯成英文專屬名肯定比漢語拼音更能讓外國人接受。”

  由於中英文的字面、詞面意思差異,採用意譯容易產生歧義,鬧出笑話。比如把蚌埠意譯為pearl harbour(珍珠港),把青島意譯為Greenland(格陵蘭)等。

  浙師大外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唐艷芳認為,從包括路牌在內的城鄉標志牌的翻譯水平能看出一個地方的國際化程度。大街小巷裡這麼多地名標志牌的翻譯,有的是商家在做,有的是不同的政府部門在做,翻譯標准不同,翻譯水平參差,結果當然是五花八門。如果這些翻譯工作由政府牽頭,依照統一標准組織人員翻譯,水平將會大大提升。

  弓秀英認為,我們也應該借鑒外國做法,出版類似的中國地名譯名詞典或手冊,由國家和社會一起推動,加大推廣力度,進行全國的統一和規范,確定在這些地名、道路名的翻譯上有何具體規則。

  地名是歷史的產物,從大處說它是國家領土主權的象征,在國際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交流等方面作用無法替代﹔從小處說,地名是日常生活的向導,社會交往的媒介,在人民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有的重要作用。尤其當今信息時代,地名翻譯的統一對於人們利用互聯網查找搜索相關資料,避免社會資源浪費,提高效率將提供更大便利。雖然廣東、陝西、浙江、上海等各地相繼出台了地名翻譯准則,但地名翻譯的全國統一還遠未達到。就拿各地地鐵站名翻譯為例,有的地方譯成“XX Station”,而有的地方則是“XX Zhan”。展現國家形象,方便外國客人,從統一規范地名翻譯開始吧!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